第06版: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6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抗病魔37载、不懈坚持志愿服务的新疆昌吉市退休职工苏玉琴:
生命,在民族大爱中绽放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乔文汇
苏玉琴(右)来到孤儿寄养户家中,与孩子交流。 何 龙摄

人物小传

苏玉琴,女,回族,1957年4月份出生,共产党员,居住、生活在新疆昌吉市,原昌吉回族自治州粮油机械厂退休职工。

1980年5月,苏玉琴确诊患上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血小板无力症。她身患重病,但乐观向上,注册成立了苏玉琴志愿服务工作站,在积极治疗的同时,怀着爱心走上志愿服务之路,倾情帮扶各族病友和困难群众。37年来,先后获得中国红十字会“终身志愿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刻,苏玉琴的脸上依然挂着微笑。“生命的每一刻都是幸福时光。”她这样说。

从37年前开始,苏玉琴就成为强大病魔的顽强对手。1980年5月,只有23岁的她,确诊患上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血小板无力症,医生认为最多还有一年生命。然而,面对病魔,她没有悲观,甚至“主动出击”,在积极治疗的同时,怀着爱心走上了志愿服务之路,倾情帮扶各族病友和困难群众。

“投身志愿服务,努力为各族群众排忧解难;维护民族团结,引导大家参与志愿服务。”这成为苏玉琴最执著的信念。如今,年逾60岁的她一如既往地“撒播乐观、自信和坚强”,也愈发坚信爱可以疗伤。

“志愿服务工作站就是我对抗病魔的阵地”

在昌吉市农科社区的一间房屋,各类奖状几乎贴满一整面墙,这里就是苏玉琴志愿服务工作站。“病魔没有击倒我,还激发了我的能量,志愿服务工作站就是我对抗病魔的阵地。”苏玉琴说,“这些奖杯、奖状的背后,都有难忘的故事,让这间小屋盛满了爱”。

在诸多难忘的故事中,她对与英吉沙县小古丽相识、交往的事印象尤为深刻。一次住院化疗期间,一名可爱的维吾尔族小女孩古丽与苏玉琴同病房,这名6岁的小病友也是一名白血病患者,来自南疆英吉沙县的农村。交谈中,苏玉琴得知,为了给小古丽治病,她们家已负债累累。

作为一名母亲,苏玉琴心生怜爱,看到小古丽和妈妈陷入困境,脑海中便浮现出小时候他们这个回族家庭遇到困难,一位热心肠的叔叔伸出援手,帮助他们一家渡过难关的往事。苏玉琴决定,承担起小女孩和她母亲一日三餐的费用。3个月后,她在小古丽出院的时候,她又拿出200元给母女俩作路费。

其实,苏玉琴并不富裕,那时她和丈夫双双从昌吉州粮油机械厂下岗,生活十分拮据。“我比她们总要好一些,真是看不得这对母女俩难过的样子。”在苏玉琴的感染下,医护人员和病友们也纷纷伸出援手,为小古丽一家捐款2000多元。大家的关爱和温暖深深打动了小古丽一家,临别时,聪明伶俐的小古丽扑到苏玉琴的怀里说:“你也是我的妈妈。妈妈,我爱你。”

柯雨辛因患重病丧失了劳动能力,靠其父母微薄的收入维持治疗和生活。与这名汉族姑娘相识后,苏玉琴对她分外牵挂,经常资助她们一家,还多次组织捐款,帮她解决了7300多元治疗费用。柯雨辛在乌鲁木齐住院期间,苏玉琴还常带着自己做的可口饭菜,从昌吉赶过去看她。

“我整天在观察和思考,看哪个需要帮助,我又能帮些什么。”苏玉琴说,“不管是什么民族,都是生活在祖国大家庭的兄弟姐妹。无论谁有困难,我都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

“公益事业是温暖社会的阳光,是民族团结的催化剂”

一次次帮扶、捐款,苏玉琴走上了志愿服务之路。“公益事业是温暖社会的阳光,也是民族团结的催化剂,要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她注册成立了苏玉琴志愿服务工作站,陆续组织了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康乃馨爱心妈妈帮扶队、白衣天使心灵抚慰志愿者服务队、青春助力爱心志愿者服务队等14支分队。

“当好民族团结连心桥上的一块砖,用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间交往、交流和交融。”成立之初,苏玉琴志愿服务工作站确定了这样的宗旨。现在,工作站已吸纳了汉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满族、锡伯族等12个民族的600多名志愿者。

苏玉琴早上出门,自己都不知道几点才能回家。“妈妈”、“女儿”、“姐姐”、“病友”……每天,她总在这几个身份间转换。

当了解到南疆洛浦县、民丰县、叶城县等地的维吾尔族孩子缺少学习用品时,苏玉琴志愿服务工作站想方设法组织捐款,为孩子们捐助了电脑、电视和生活用品以及近4万件衣物。

从1991年开始,苏玉琴坚持每周四在医院做义工,为肿瘤患者做心理疏导,陪护危重病人。在她的帮助下,一些病友的好心情回来了,愁容烟消云散,有的还加入了志愿服务者行列。

在昌吉州人民医院做义工时,苏玉琴结识了汉族孤寡老人李桂珍,老人身患重疾,翻身都困难。直到老人去世前,苏玉琴每天都为她擦洗身体,陪她聊天。李桂珍临终前,用尽最后的力气拉着她的手说:“姑娘啊,能遇到你,是我的福分,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在鬼门关徘徊过多次后,苏玉琴体会到生命的脆弱,“生命的长度或许自己无法把握,但生命的宽度可由自己去拓展”。如今,志愿服务工作站每月定期去探访、慰问各族重病患者、脑瘫孤儿寄养家庭和独居空巢老人、残疾人。

受苏玉琴影响,志愿者在工作之余,大多“忙得没空闲”。医院、孤儿院、居民社区,都留下了志愿服务者的身影,以及他们爽朗的笑声,大家乐在其中,也给受助者带去了欢乐。志愿服务工作站成员、昌吉市第四中学教师孙海洋说,“苏大姐一直在鼓舞着我,我们公益团队来自多个民族,但大家就像一家人,所有付出则是为了更多的‘一家人’”。

“即使我不在了,我们的志愿服务工作站也会将公益事业进行到底”

“病痛教会我乐观,活着就要努力,让正能量在各族群众中传递。即使我不在了,我们的志愿服务工作站也会将公益事业进行到底。”作为“病魔的顽强敌人”的苏玉琴说。

受到陪护李桂珍老人的启发,苏玉琴组织志愿者特别是有文艺特长的病友们,组成了“生命之光艺术团”,在患病老人中开展临终关怀,努力让临终老人们开心和快乐。

刘兴昌和张生辉生前提出,去世后要把遗体捐出去,用于医学研究。在家人的支持下,他们与红十字会签定了遗体捐献协议书。“他们是笑着离开的,没有留下遗憾。”苏玉琴说,“为各族病友服务的同时,病友们也在感动着我”。

“生命之光艺术团”还先后深入到部队、机关、企业、学校、社区、敬老院、福利院、特殊学校、监狱、戒毒所等单位、场所开展服务,传播正能量。

10年前的一次帮教活动,苏玉琴记忆犹新。她和病友走进昌吉监狱,与10名服刑人员结成帮扶对子,帮他们解开思想疙瘩。与苏玉琴结对子的是来自英吉沙县的阿不都拉·买买提,他因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

巧的是,阿不都拉·买买提正是苏玉琴帮助过的小古丽的舅舅,这让他与苏玉琴更亲近了。“你要好好改造,学会感恩,不仅要承担责任,以后还要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苏玉琴的话语直抵他的心扉。阿不都拉·买买提眼含热泪,感动地说:“谢谢苏大姐!我知道了,社会上好人多得很。今后我一定会走正路……”

苏玉琴投身公益,服务各族群众,离不开家人的支持。“父亲和丈夫是我最坚定的支持者。”每次整理、邮寄各界捐赠的衣物、书籍,搬运爱心包裹等体力活,心疼她的丈夫总是冲在前面。曾参加过解放新疆的战斗、追随王震将军进军新疆的父亲,则将每月的高龄补贴交给女儿用于公益。

抗癌明星、知心大姐、巾帼宣讲员、公益组织负责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与这些称号相比,苏玉琴最看重共产党员这个身份。“这四个字代表着责任。我的努力和付出,是我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5年前,苏玉琴庄严宣誓,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从某种角度说,我有过不止一次生命。”虽然病魔来袭,人生经历曲折,苏玉琴依然觉得自己非常幸运,“不管遇到多大困难,我们都要乐观面对人生,让生命的每一刻都是幸福时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