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40岁的白来得而言,去年父亲的一场大病,不仅完全打乱了一家人的生活节奏,也让原本生活还算小康的一家人一下退到贫困的行列。“去年父亲突然查出患了直肠癌,不仅花掉了家里的全部积蓄,卖掉了两头牛,还欠了3万元的外债。”白来得坦言,父亲一病,自己打工也不敢走远,媳妇又要照顾小孩,全家人的生活重担都落在了他一个人身上,“现在周边只要哪有活干,我就去哪,不管工钱多少,能挣一点是一点”。
家住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向化藏族乡上滩村的白来得,是典型的因病致贫。尽管这几年村里确立了“一工(务工)、二养(养殖)、三种(种植)”的扶贫基本思路,先后有41户(2015年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是83户)的贫困人口走出了贫困行列,村民们的“钱袋子”也逐渐鼓了起来,但“天有不测风云”,生活中总有一些逃不过的“劫数”。但是,记者采访中看到的,是村民们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勤劳付出的行动在不断充实着自己的“钱袋子”。
观念不变原地转
观念一变天地宽
上滩村位于大坂山南麓脑山区,平均海拔3100米,昼夜温差大,每年零摄氏度以下的霜冻期长达6个月,5月飞雪都是寻常事。这使得土地对种植的庄稼十分挑剔,常常让村民们忙活了几个月的收成也不尽如人意。
白来得告诉记者,他家有7亩地,主要种植小油菜和青稞,“风调雨顺时,青稞亩产300斤,小油菜亩产200斤,除去机耕机收费用、农药化肥种子,青稞每亩能赚200元,小油菜每亩也就能赚100元左右,而且还不算人工钱”。
土地效益低,可是许多村民仍不愿意离开土地,即使出去务工挣得比种地多很多,也总觉得“家里有粮,心里不慌”。
不过,在去年刚刚脱贫的村民麻生贵看来,可指不上种地赚钱,去年他家尝试着把7亩地以每亩300元的价格流转给村合作社后,麻生贵和媳妇就在合作社打工,春耕秋收两个月务工赚了6100元。同时,还在家里搞起了牦牛育肥,去年下来两口子收入近4万元,麻生贵乐得合不拢嘴,“活了一辈子,从没想过能挣这么多钱”。
谈起当年致贫的原因,麻生贵说,主要是因为家里有个瘫痪的哥哥,“哥哥常年卧床,饮食起居必须要人照顾,我也就不能去远处打工,一直以来家里的主要收入就靠养几头黄牛、种几亩地维持着”。
去年10月份,在村里养牛大户的引导下,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麻生贵到县里农商银行贷款7万元,买来31头牦牛回家搞起了育肥。“一头牦牛一个月的‘伙食费’需要200元,养的时间越长成本就越高,当时也担心卖不上钱,又欠着银行贷款。”麻生贵介绍说,去年牦牛育肥了两个月,正好有牛贩子到村里收牛,“除去成本,算下来,一头牛挣了800元呢”。
尝到养牛甜头的麻生贵今年扩大了养牛规模,目前育肥的牦牛有45头。今年他还当上了护林员,每个月又增加了1000元的固定收入。“胆子大了,感觉赚钱的渠道也多了。”麻生贵乐呵呵地说,现在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喂完牦牛,就和媳妇一起上山种树赚点零花钱,“估计到今年底家里日子应该会更好过”。
农民脱贫致富的观念变了,自己的钱袋子也就跟着鼓起来了。
养牛务工两不误
全家上阵脱贫忙
54岁的马得录是上滩村出名的勤快人。这一点,从他家大门口那堆码放整齐的牛粪饼就可以得到印证。
任何时期,辛勤劳动都是脱贫致富的“法宝”。养牛绝对是马得录脱贫的一个重要渠道。“我从小家里就养牛,对于牛的习性非常了解。”马得录聊起养牛经验头头是道,牛养得好不好关键是看出生后3个月基础打得好不好,“小牛犊跟婴儿一样,很娇气,吃奶吃多了会拉肚子,吃少了又不长膘,所以要时刻观察。如果母牛奶多了就要挤掉,防止小牛犊吃多,但如果母牛奶少了又要给母牛多喂点饲料,好多产奶”。
母牛生母牛,3年5头牛。马得录告诉记者,家里现在有4头母牛,去年至今陆续生了4头小牛犊,其中3头是小母牛。“母牛就是家里的‘摇钱树’,基本上不卖,因为我把牛照顾得好,个个都很壮实,4头大牛基本上一年生1头小牛犊,公牛养上七八个月,至少能卖个7000元。”
由于现在还处于繁殖阶段,养牛的收益并没有真正体现。相比这几年的打工收入,马得录欣喜得很,去年他和儿子在途经村子的高速路项目上打工,俩人挣了6万多元。“去年我主动申请退出贫困户行列,因为儿子现在也出来打工了,我们家最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应该把好政策留给更需要的人。”马得录说。
说起家里现在仍欠着的11万元外债,马得录还是很忧心。“债务主要是因为娶儿媳妇欠下的。”马得录告诉记者,3年前儿子娶媳妇,总共花了21万元彩礼钱,“钱基本上是借的,以前我从未出去打过工,主要那时候家里父母健在,老两口都眼盲,身边根本离不开人,媳妇又患有慢性心脏病,一双儿女也还在上学,只能在家种点地,养两头牛勉强过活”。
“我相信贫困只是暂时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马得录说,现在我和儿子都能打工挣钱,儿媳妇也在幼儿园做老师,媳妇也会利用空余时间上山挖虫草贴补家用,“按照现在全家的收入,估计明年就能把外债全部还了,生活还是有很多盼头的”。
要想致富奔小康
先送娃娃上学堂
在上滩村,最气派的房子应该就是虎青玲家了。两层高高的楼房端坐在一片树林前,门厅的墙上整齐地贴着墨绿瓷砖,上下两层的阳光棚把屋里照得十分透亮。
“房子盖好有两年了,主要是两个儿子慢慢长大了,房间多点,住得宽敞些。”正好周末,闲聊中,虎青玲读初二的小儿子静静地坐在她身边,看得出来儿子和她的关系非常融洽。
采访中记者得知,为了给两个儿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虎青玲的丈夫基本上常年在西宁务工,每个月4500元左右的酬劳也都是靠一点一滴的汗水换来的。不过,丈夫在外务工,在家照顾两个儿子的虎青玲养鸡、挖虫草、打零工……一点也没闲着。
“去年6月份抓了190多只鸡苗,到年底,除了43只生蛋母鸡,其他鸡总共卖了1.04万元,鸡蛋卖了1800元,基本上供不应求。”虎青玲介绍说,养鸡虽然赚钱,但也是个很操心的事。鸡苗小的时候怕成活率不高,鸡长大了又怕销路不好,“好在村里现在成立了博鑫林下养鸡合作社,不仅给我们提供技术,销路也有了保障”。
勤劳的虎青玲并不满足养鸡这一块收入。在上滩村,每年清明节到端午节期间,大坂山都会赐予村民特有的宝贝——冬虫夏草。从早到晚,运气好、眼尖手快的村民最多一天能挖到40多根,少则也有10多根。
虎青玲就是眼尖手快的一员。“去年虫草挖得不少,但是价格低,赚了3000多元。今年已经挖了500多根,按照现在的收购价,大大小小平均下来挣个7000元应该没啥问题。”虎青玲说,到了虫草季,她每天早上5点出门,喂完牛和鸡就往山上走,为了能挖到品质好点的虫草,她会翻两三个山头到雪山上去找虫草。谈及挖虫草的经验,虎青玲坦言:“关键是认真仔细,不费功夫哪会有好收入。”
儿子的懂事让虎青玲觉得,自己再辛苦都是值得的。“两个儿子成绩都不错,在班里排前几名。”对于“知识改变命运”这事,虎青玲心里明白得很,“我们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出去务工只能卖体力,所以我常常鼓励两个儿子要好好读书,没有文化只能像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这样的日子太辛苦了”。
(本文照片均由吉蕾蕾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