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绿色产业,单靠财政投入是不够的,需要构建一套绿色金融体系,动员更多的资本进行绿色投资。”在2017生态文明试验区贵阳国际研讨会绿色金融发展专题研讨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二司司长李波表示,目前绿色金融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我国一向重视绿色金融发展。2015年9月,我国发布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首次提出建立绿色金融体系。201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印发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国也因此成为全球首个建立比较完整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国家。
李波表示,目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2016年我国在境内外绿色债券的发行规模达到2300亿元,占同期全球绿色债券发行量的近40%,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
四川大学邓玲教授说,“经济向绿色转型,必然要求投资向绿色转型。而绿色金融作为一种政府引导的市场化制度安排,可通过落实绿色金融理念,构建绿色金融可持续支持体系,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注入绿色产业,助推经济转型、绿色发展”。
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的贵州省,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也是发展绿色金融的先行者。据贵州省副省长郭瑞民介绍,2016年11月,贵州省出台《关于加快绿色金融发展的意见》,积极构建区域绿色金融支持体系,截至2016年底,贵州全省金融支持节能环保及服务项目共计836个,贷款余额1400.8亿元。
从实践来看,与传统金融相比,绿色金融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代表金融业发展的新方向和新趋势,对于金融业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变革。
兴业银行行长陶以平认为,不管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支持“一带一路”倡议,抑或引导民众实现绿色生活方式,商业银行在发展绿色金融中大有作为。
陶以平介绍,早在2006年,兴业银行就开始将绿色金融作为一项战略性业务来发展,11年来已经累计为1万余名客户提供1万多亿元的绿色融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尽管存在诸多利好,但是绿色金融项目通常耗时长、回报率较低,很多金融机构出于业绩与成本的考虑,对绿色金融项目的热情不高。对此,贵州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主任李瑶建议,政府应当加强政策支持,比如,通过贴息、低息、再贷款等手段,加大对绿色项目的支持。“政府的正向激励机制是绿色金融发展的助推器,而解决期限错配是破解绿色融资瓶颈的重要手段。”
从全球范围来看,绿色金融仍处于起步阶段,构建完善有效的绿色金融体系,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今年6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5个省(区)选择部分地方,建设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在体制机制上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郭瑞民表示,贵州将借助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东风,积极探索发展绿色金融组织机构,创新绿色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拓宽绿色产业直接融资渠道,探索新型绿色投融资交易机制,构建区域绿色金融政策支持体系,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金融发展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