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多家商业银行加快推进绿色信贷业务,一批绿色债券成功发行。然而,与巨大的市场需求相比,绿色金融仍存巨大缺口。据保守估算,我国需要的绿色投资每年达2万亿元,但财政最多只能提供其中15%的资金,85%以上绿色投资需要其他资金补给。
绿色金融为何缺口大?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绿色产业具有很强的外部性。比如,清洁能源项目可以通过减排使许多人受益,但并非所有受益人都会向该项目付钱。因此,相关项目收益率可能达不到市场预期;二是金融机构自身动力不足。绿色项目投资回收期长,但我国银行业平均负债期限只有6个月,面对期限错配风险,银行很难为长期绿色项目提供大量信贷。
对于前一个问题,需要政府积极作为,一方面使用财政和价格手段鼓励绿色产业发展,如通过对绿色项目贴息、担保等,提高绿色项目收益率;另一方面要加强环境保护力度,提高企业环境违法成本,倒逼企业强化绿色投资。同时,探索建立排污权、水权等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建立企业污染排放、环境违法违规记录等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绿色信用体系。
对于后一个问题,需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既给压力又给动力。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近日表示,现在正研究探索另外两种办法:一是研究探索把评级达标的绿色信贷资产纳入到货币政策操作合格质押品范围;二是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评估体系(MPA),探索把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纳入到MPA中来。这意味着银行发放绿色信贷将得到央行的资金支持,从而破解其信贷期限错配难题。同时,将绿色信贷纳入MPA考评同样将刺激银行进一步推广绿色信贷。
当然,在推广绿色金融过程中,还需培育和壮大中介、评级等第三方力量。即使有了企业污染排放的基本信息,许多投资者也没有能力判断哪些项目是“深绿”的,哪些是“浅绿”的,到底信用几何,收益若干。同时,许多银行也没有能力判断环境风险是否会导致借款人产生信用风险,从而阻碍了金融机构向绿色产业配置资源。这需要进一步发展第三方认证和绿色评级机构、推出绿色债券和绿色股票指数,要求企业进一步披露环境信息和实施环境压力测试等。
推进绿色金融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既分工又合作,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促使绿色金融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