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周末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6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播下传承 的种子
李 哲

侗族大歌、藏族锅庄、四川竹琴……四川成都市的许多居民没有想到,在自己家门口居然也能看到全国各地的经典非遗表演。

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期间,30多支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队伍走进成都市的大街小巷,为当地居民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文化展演。非遗进社区,是本届非遗节最大的亮点之一。非遗节期间,成都市35%的社区都安排了非遗项目演出,共辐射到65%的社区。非遗节结束之后,成都还会打造非遗进社区的长效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从群众中生长起来的文化之花,它总是带着泥土的清香。随着时代的变迁,非遗要想在当代实现良好的传承和发展,永葆活力,就必须走下展台、走出博物馆,走到群众中间,走进人们心里。为什么要搞非遗进社区?就是要让优秀传统文化和老百姓零距离接触,在老百姓享受非遗魅力的同时,文化基因也就会留在了群众血液里。只有让当代人对非遗文化有了面对面的亲身感知,才能实现古老非遗的有效传承。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展开的。在这种历史条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既面临遭受冲击、加速消失的现实威胁,也面临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机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根本的是保护传承实践,保护传承能力,保护传承环境。

有专家认为,有六项指标可以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得到有效保护:一是实践活动是否持续并富有活力;二是基本实践方式,如手工技艺之于某些传统工艺项目,是否得到保持;三是基本文化内涵是否得到尊重;四是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是否得到弘扬;五是相关社区、群体和传承人的保护、传承及再创造权利是否得到尊重;六是传承人群是否得到保持乃至扩大。

通俗地讲,有人会、有人看、有人买、有人学,一项非遗才有活力,才谈得上有效的保护和良好的传承。因此,无论是非遗进社区,还是非遗进校园,只有让更多的人零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它才能播下传承的种子,进而生根发芽,成长壮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