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新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6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应急测绘:
擦亮“科学救灾”眼睛
本报记者 徐 红
无人机在执行精确测绘任务。 (资料图片)

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Z-5型无人直升机在地面应急队员操控下腾空而起,飞赴灾区侦查灾情。在测控方舱车内,操控手不时发出指令,操控无人机航拍灾区高清影像和视频,并同步回传在屏幕上;在救灾前线指挥部,应急测绘队员利用拍摄的灾区视频,快速编制出灾后影像专题图,为研判灾情、决策指挥提供客观、科学的重要依据……

应急救灾,测绘先行,应急测绘已彰显出对科学救灾的支撑作用。在日前举行的2017年四川省级抗震救灾综合演练上,作为应急测绘领域的国家队,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成功参与其中,自主研发的无人机集群灾情地理信息获取系统(简称获取系统)首次实现了与省、市、县三级应急救灾部门的联动。据悉,该系统首创异构无人机集群应急测绘体系,实现了灾情地理信息的“实时获取、高速传输、智能处理、迅捷服务”,已成功在各类自然灾害以及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测绘保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保障了民众生命财产安全。

近年来,四川省接连遭受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侵袭。重大灾害发生后,灾区第一张灾后影像是获取精准灾情信息、抢夺救灾黄金时间的关键。对于应急测绘来说,无人机航摄是快速获取与及时提供这幅“生命影像”的重要手段,被誉为科学救灾的“眼睛”。然而,在气候状况复杂的四川,影像获取可谓难上加难。“业界将四川视作高科技产品的试验场。”测绘专家告诉记者,一般的无人机在四川高寒高海拔区域“水土不服”,如果不是特制机,连起飞都困难,更别说完成高精度测绘任务了。

如何克服气候与地理环境影响,快速、高效获取灾区清晰影像,是应急测绘的关键一环。为攻克这一难题,获取系统的研制人员在多机协同航线规划、高海拔作业等应急测绘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获得9项无人机专利。

应急测绘拼的是智慧、能力和速度。据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应急保障中心副主任程多祥介绍,获取系统还突破了四川省高原、山地等复杂条件下,普通低空无人机飞行困难的技术瓶颈,高效集成了无人机、大飞机、卫星等多种测绘技术手段及装备,将飞行高度从海拔3000米提升至海拔5900米,这是目前无人机飞行的最高纪录。

技术方面,通过机载电台和地面监控站电台的通讯频率差异化配置,无人机获取系统还实现了同空域多架次无人机协同航摄,大幅提升了应急状态下的空域资源利用率和成果提供使用速度,为抢险救灾争取了大量宝贵时间;此外,采用自动化、并行处理、远程管理等技术,影像快速拼接出图效率提高了10倍以上……

“这套系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外技术空白。”我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称赞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