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财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6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谨防“白马”遭遇“黑天鹅”
杜 铭

▲ 看上去无比亮丽的业绩,是否只是上市公司自导自演的把戏?虽然现在还不能过早下结论,但从稳健投资的角度,投资者不妨多一分谨慎,多一点怀疑的眼光。看不清的东西还是尽量远离为妙

▲ 股市风险无处不在,投资者要努力学习企业经营和证券投资等方面的知识和技巧,不断积累投资经验,掌握独立分析判断的能力

最近,A股市场持续震荡调整,不仅那些缺乏基本面支撑的题材股连连下跌,就连一些给人以绩优“白马”股印象的上市公司也频现“黑天鹅”,令人大跌眼镜。前不久,就有某知名财经大V和媒体发文,质疑某些上市公司造假,引发股价剧烈跳水。到底“白马”会不会真的遭遇“黑天鹅”?虽然揭开事实真相尚需时日,但投资者不妨从类似事件中汲取经验教训,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方能避免“踩雷”。

从业绩来看,这些被质疑的上市公司连年以70%、80%甚至100%的速度增长,多家券商认为其价值明显低估、未来成长潜力巨大,给出了强烈推荐评级,甚至有券商研究员为此连夜发文怒怼财经大V。但值得投资者关注的是,在当前的经济大环境下,如此惊艳的业绩似乎有点好得难以置信;从另一方面看,媒体所披露的种种蛛丝马迹,也显示相关上市公司可能存在关联交易。

看上去无比亮丽的业绩,是否只是上市公司自导自演的把戏?虽然现在还不能过早下结论,但从稳健投资的角度,投资者不妨多一分谨慎,多一点怀疑的眼光。所谓“不熟不做”,看不清的东西还是尽量远离为妙。因为如果上市公司蓄意隐藏其关联交易行为,就连很多专业的机构投资者都难以分辨其中“猫腻”,更何况完全处于信息不对称地位的普通投资者?

退一步说,即便上市公司没有造假,但如果其商业模式风险较大,可能也难以给投资人带来良好回报。有时候,即便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尚未暴露,但由于市场风险偏好发生变化,也会带来估值中枢下移,令投资者经受股价剧烈波动的困扰。

要想避开投资“陷阱”,投资者不能光盯着漂亮的业绩报表,毕竟那属于过去时,企业未来的经营情况谁也“测不准”。即便是“白马”,也并不意味着投资者可以高枕无忧,因为市场往往风云变幻。这一点在科技企业体现得尤其明显。股价曾一度超越贵州茅台的网宿科技,其倚重的CDN业务蛋糕因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入侵而被蚕食,“蓝海”迅速变成“红海”,营业利润明显缩水,股价也随之腰斩。

此外,投资者也不能人云亦云,过于相信证券研究机构的推荐报告。目前A股市场缺乏有效的做空机制,专业投资机构往往只能通过做多获利,加上券商本身作为卖方,通常只会在评级报告里说好话。甚至有时券商推荐买入之日,即是股价阶段性见顶之时。

此次事件,也给管理层提了个醒:如何严格监管,杜绝业绩造假行为,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绕不过去的命题;如何运用好媒体的力量协助监管,同时避免有人恶意操纵舆论打压上市公司获利,又是个新课题。

股市风险无处不在,投资者要努力学习企业经营和证券投资等方面的知识和技巧,不断积累投资经验,掌握独立分析判断的能力,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在波诡云谲的市场中闲庭信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