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6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疆喀什火车站客运室副主任阿依加玛丽·阿吾提——
让南疆幸福之路不断延伸
本报记者 乔文汇
阿依加玛丽(左)为旅客带来鲜花,祝他们旅途愉快。 张砾丹摄

“您好,请问您乘坐哪趟火车?”“那里是母婴候车室,您可以带孩子在那里休息和候车。”“车站配备了手推车、轮椅,供有需要的人使用”……

在新疆喀什火车站,阿依加玛丽·阿吾提是位名人,常出行的旅客几乎都认识她,得到过她的帮助。6月5日,《经济日报》记者看到,这位和蔼、干练的维吾尔族铁路职工,脸上始终挂着微笑,时而说汉语,时而说维吾尔语,为旅客提供热心、周到的服务。

阿依加玛丽·阿吾提是乌鲁木齐铁路局喀什火车站客运室副主任,从事铁路客运服务工作已20年。工作中,她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有时,阿依加玛丽只需看一眼,凭眼神和举止,就能推断旅客是否走错候车区,是否急需帮助。

1997年,阿依加玛丽从乌鲁木齐铁路运输学校毕业,来到著名的风口——鱼儿沟火车站工作,转年调至库车站,1999年又来到喀什火车站。上世纪90年代末,南疆铁路从库尔勒向西、向南延伸,南疆群众多了一条“幸福路”。阿依加玛丽的工作岗位,也随着南疆铁路的延伸而延伸。

报名来到喀什火车站时,阿依加玛丽年仅21岁,成为“开站”第一代铁路人,一直工作至今。在喀什站,90%以上的乘客是少数民族,有些老乡很少出门,常出现坐错候车区域、上错车被拦下的情况。“要把心操到位。”阿依加玛丽常对年轻职工这样说。为了与各族旅客交流更加顺畅,在她的倡议下,车站办起了双语课堂,班组里的维吾尔族和汉族客运员结成对子,互帮互学。现在,汉族职工孙甜已能用维吾尔语交流,维吾尔族职工买热叶姆古丽·白海提甚至能听得懂山东、四川等地的方言。

工作中,阿依加玛丽和同事们总结出一套接力式服务法:旅客从进站验票开始,客运员就用对讲机一环环通报组织情况,紧盯客流,随时做好引导。一旦大批旅客进站,即抽调售票员等其他岗位的职工进站台加强服务。对重点旅客,则在车站内全程跟踪服务。

阿依加玛丽早出晚归,经常照顾不上自己的一双儿女。丈夫在部队工作,同样很忙。“有时想孩子了,就通过网络视频交流。”阿依加玛丽说。

随着经济的发展,喀什站越来越热闹,铁路职工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有同事粗略计算过,20年来,阿依加玛丽迎来送往的旅客已达百万人次。“忙的时候,我们常常小跑着工作呢。”客运员阿依古丽·萨吾提说,“阿依加玛丽看到旅客有困难比谁都急,我们也受到感染,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我的父亲是新疆第一代少数民族蒸汽机车司机,我从小就对铁路有感情。”阿依加玛丽动情地说,“这些年,我见证了新疆的变化,新疆铁路的变化。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南疆群众的出行条件,我们的责任就是要让这不断延伸的幸福路更加通畅,苦点、累点也值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