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清康熙年间,一位姓乐的郎中在京城开了间小小的药室。药室虽陋但名声不小,附近的穷苦人家皆知,这里有位好心的乐神医,药到病除且价格公道。
一日,一华服公子前来求解全身红疹之疾。豪客上门,郎中却并未选取昂贵的药材,反而开了一味最廉价的大黄,嘱其煮水沐浴。几日后,华服公子果真痊愈。为感念其仁心仁术、妙手回春,公子赠匾曰“同修仁德,济世养生”,还送出大药堂一座。郎中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华服公子竟是当朝天子,自己治好的更是御医难解之疾。
这段传说不论真假,但“同仁堂”的真正发迹确实是从康熙年代开始的。在此后的300多年里,“同仁堂”领衔御医直至清末,后在战祸中几经起落,新中国成立后又数次改制,终于成长为现代化、国际化的中医药集团,全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
北京同仁堂集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同仁堂”的金字招牌之所以在历史潮涌中屹立不倒,靠的是品质、是诚信。正如其堂训所言,“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正是因为辨清了“义”与“利”的关系,取利于义,才有“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情怀绵延下来。
比如原料。“同仁堂”自创立之日起,对原料的要求就极为苛刻。人参要用吉林的,山药得用河南的,枸杞必用宁夏的,陈皮只用广东的,即便是做大蜜丸的蜂蜜也专用河北兴隆的枣花蜜。为了保证原料质量,同仁堂在全国先后建立起十几个药材基地,其对原料的执着可见一斑。
比如加工。“同仁堂”的药材,凡能见水的都要清洗干净,不能有尘土附着;凡将入药的,哪怕是同一植物的根、茎、叶、花、果,也都分得清清楚楚,不能混杂;不同的配方对药材等级要求不同,不够等级的不能下料,哪怕要重新组织货源,甚至等上一季也不妥协。有段时间,“同仁堂”的香砂枳术断货了,原因是气候异常,枳实中的主要药用成分橙皮苷含量达不到标准。为不误导消费者,“同仁堂”果断选择停产。
又比如管理。1992年组建集团前后,“同仁堂”因各部门内耗严重一度陷入“打开账本黄金万两,合上账本分文皆无”的窘境。但即便如此,“同仁堂”也没有放松对品质的追求,车间、班组、工厂和公司四级质量管理体系层层把关,发现问题一查到底,从生产、管理、销售各个环节确保药品质量……
正所谓“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同仁堂”能够成为行业良心的代名词,诚实守信、取利于义的精神厥功至伟。它不仅是为企业者必须遵循的准则,更是成就品牌必须坚守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