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5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追寻法显的足迹
□ 丁 方

这位中国僧人在朝圣之旅中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并将自己对佛陀的虔诚之心与个人坚持不懈的巨人品质传播到了世界

在公元五世纪的中国,有一位65岁的老人,以只身西行求法的朝圣之旅,行程近五万公里,他就是史书记载的第一位到达印度本土的中国高僧——法显。

公元399年春天,逾花甲高龄的法显从长安出发,过河西走廊,出阳关,涉戈壁,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横跨帕米尔高原,先后到达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泊尔,周游北、东、中印度,参礼佛迹、寻找经律,并从海路经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最后漂流到青岛崂山登陆返乡,历经当时30国,首尾共计15年。与他同行者先后增加到11人,死的死、留的留,不少人中途折返,最后惟他一人完成壮举。他的行迹不但远超西晋朱士行、东晋支法领,即使中华最远行者西汉张骞、东汉甘英也叹之弗如。纵观东方历史,以如此高龄水陆两栖兼行,勘踏陆地、海上丝绸之路,法显为第一人。

法显堪比《山海经》《昆仑神话》中那些伟大英雄,他以个人生命能量复制远古时代翻山越岭、征服艰险的精神,将中华民族上古迁徙史浓缩为一个中古神话版本,独立完成了“一个人的山海经”。他在东方历史上塑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形象——西行求法的“创辟荒途”者,“一带一路的先行者”。

从信史角度来看,法显亦是中西交流的开宗之人。公元413年9月17日,79岁的法显回到故乡土地,他首先在彭城(徐州)建立了第一座印度风格的佛教寺院,同时促成犍陀罗佛像达成“褒衣博带”“薄衣透体”的风格转换;在译经方面,法显历经千难万险带回中国的六部佛教哲学经典,全部译为中文,首创了中国人不靠第三者转译而直接将梵文译为中文。所有这些,都显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优秀文化的强大包容力与转换力。

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首次提出,要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新的行动纲领。这“五个之路”指明了“一带一路”的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一带一路”着眼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经济全球化大舞台和国际关系演进大格局上谋划人类和平发展,推动全球人文交流,促进人类发展,实现文明融合与创新。

这位中国僧人在朝圣之旅中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并将自己对佛陀的虔诚之心与个人坚持不懈的巨人品质传播到了世界。它作为中华民族血脉气质深处大写的精神之塔,如圣湖玛旁雍错般纯洁清澈,如神山冈仁波齐般亘古永恒。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复兴研究院院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