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财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5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受配置需求减弱及发行利率上升影响——
债市再现取消发行潮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果静

随着二级市场持续调整,一级市场更是“压力山大”。今年前4个月,债券市场出现了规模更大、涉及面更广的债券推迟或取消发行潮。尤其是近两个月,调整更明显。Wind资讯统计显示,今年3月份和4月份,推迟或取消发行的信用债达240只,规模为2067亿元,规模和数量超过去年同期。

与此同时,偿债高峰悄然而至。截至5月5日,有近3.5万亿元信用债,包括短融、中票、公司债、企业债和定向工具等,将于年内到期,平均每月到期规模超过4300亿元。

发行下降利率跳涨

受市场变化影响,企业取消或推迟债券发行并不鲜见。

去年以来,债市已经出现过两轮集中推迟和取消债券发行的情况。去年4月份,债市累计推迟或取消发行144只债券,规模合计1316亿元;第二轮出现在去年末,债市累计推迟或取消发行96只债券,规模合计977亿元。

不过,最近这轮取消发行潮持续时间长且规模更大。从债券发行量来看,去年末以来,信用债发行规模大幅下降,这一状况持续至今。

Wind资讯统计显示,今年前4个月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1.5万亿元,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去年前4个月发行信用债3.3万亿元。进入5月份,这种状况仍然在持续。5月份第一周,非金融企业短融、中票、企业债和公司债合计发行约598亿元,总发行量较此前一周大幅下降。

同时,二级市场交易继续萎靡。5月份第一周,银行间和交易所信用债合计成交2763.64亿元,总成交量相比前期有所下降。天风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孙彬彬认为,去年以来债券市场的大幅调整导致机构投资意愿不高,新债认购倍数持续下滑。

企业推迟或取消发债的直接原因是发行成本大幅攀升。4月27日,贵州贵龙实业有限公司发行的一笔5年期2A级债券的利率竟高达7.8%。当日,浙江昆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行的“17昆仑01”询价时利率区间为7%至9%,最终债券票面利率为7.8%。

不仅如此,就连投资者觉得较为“靠谱”的城投债发行成本也高达7%左右,两只7年期2A级城投债“17黔南债01”和“16营经开债02”票面利率分别达6.99%和6.98%,发行成本较去年跳涨了100个至150个基点。天风证券统计显示,今年以来,信用债发行利率在7.5%及以上的债券数量共计22只。

多种因素推高成本

在债市“去杠杆”的背景下,资金成本上升、政策收紧,债券市场供需不平衡加剧,市场分化明显。

导致企业发行成本上升的一个因素是不同评级债券流动性变化。从4月7日起,中证登将可质押债券的债项评级提高至3A级,2A+及以下的债券无法入库质押。这意味着较低评级的债券流动性变差、性价比变低。业内人士表示,因为无法质押回购,流动性溢价自然也会被计算到发行成本中。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发行成本。

这样一来,部分信用资质较差的民营企业不得不承担更高的发行成本。今年以来,发行利率在7.5%以上的,除“17贵州物流园项目债”和“17兰花 CP002”发行人为国企之外,其余20 只高息债发行人均为民营企业。当前一级市场的发债主体以中高评级的国企为主,民营企业流动性压力较大、融资渠道也相对有限,不得不背负更高的融资成本。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央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占据了82%的债券发行规模,民企的发债份额则大幅压缩。

信用风险的持续暴露,也使得债券投资者风险偏好显著下降,进而抬高成本。2016年4月份也出现过信用债集中取消和延迟发行的情况,其导火索是短期内系列信用事件集中爆发,投资者风险偏好回落,信用债二级市场出现暴跌,并传导至一级发行市场。

联讯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奇霖表示,最近这一轮债券取消发行潮,主要是在严监管下,信用债配置需求减弱以及由此导致的发行利率上升所致。

尤其是进入4月份后,在密集监管政策之下,不少机构在二级市场抛售债券,使得二级市场的利率上涨压力传导至一级市场,这导致更多的企业推迟或取消债券发行,也使得高息债增加。天风证券统计显示,企业发行利率在7.5%以上的高息债在4月份明显增多,共有12只,超过其他月份高息债数量的总和。

企业须尽早适应

在企业发债难的同时,偿债高峰悄然而至。从5月5日计算,年内还有近3.5万亿元信用债将到期偿还。

近年来,企业特别是过剩产能企业发行债券的期限明显短期化,对再融资的依赖程度有所提升。与2016年相比,今年发行的债券以短融(占比50%)和中票(占比18%)为主,公司债(占比20%)和企业债(占比4%)则明显下滑。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表示,在债市调整背景下,部分企业难以回避较高的债券融资成本。他提醒,最严重的后果是可能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

“发行人应尽早适应。”李奇霖分析,部分取消信用债发行的企业,衡量发债和贷款的成本后,在有授信额度的情况下转向了银行贷款。“但不是所有取消或延迟发债的企业,都能如愿获得贷款。”目前来看,取消和延迟发行的信用债,主体评级低于成功发行的,这些企业在需要现金流周转的时候,与银行贷款的议价能力并不高。

李奇霖认为,在企业各类融资渠道中,自我创造现金流和股权融资都较为困难,严监管之下,信贷和非标成本都将提高,通过信贷和非标获得融资支持的难度也在上升。“相比之下,具备发债资质的企业,债券融资依然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