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人物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7年5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客运员夫妻的家庭日记
本报记者 李琛奇 通讯员 黄贵彬

“老婆,昨晚在列车上没合眼吧?我一醒来就发现你趴在沙发上睡着了,看着好心疼。你最喜欢的梨汤熬好了,在茶几上,醒来记得喝,我出乘去了。”

“老公,女儿问什么时候咱们一家三口能坐在一起吃上你做的臊子面?”

“老婆,你荣获全局十大‘最美贤内助’荣誉,真替你高兴。我觉得这个奖颁给我也合适,哈哈!”

……

一本本泛黄的家庭日记,密密麻麻记录着点点滴滴。丈夫叫李全忠,是兰铁局兰州客运段宁波车队副队长。妻子叫任亚娟,是兰州客运段武威南车队队长。1995年,两人步入婚姻殿堂。虽然两人都在一个单位上班,但却从事不同车次的客运管理工作,夫妻两人在家碰面机会少之又少。这样的日记一写就是23年,用掉了12个日记本,长达24万余字。

“那时候哪有微信,我们就把家里需要办的事情都记在日记本上交代给对方,一来二去日记本就成了我们两人之间最主要的沟通方式。”谈起家庭日记的由来,妻子任亚娟向记者打开了话匣子。夫妻俩把家庭日记本当作相互沟通的纽带,“看到了熟悉的文字,就像见到了本人一样”。丈夫李全忠这样形容。

任亚娟父母去世得早,公婆也在客运段上班,女儿很小就没人带,平时只能将女儿寄放在邻居家。“别人家的小姑娘都是捧在手心里养,我们却是‘散养’,真觉得对不住她。”一提到女儿,任亚娟的眼里泛起泪花。

长大懂事的女儿不仅没有埋怨父母,还做起了他们情感的“联络员”,家庭日记本上又多了一名记录者。在聚少离多的日子里,情感还将在家庭日记本上延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