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财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5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半年多时间签约已超过5000亿元,但具体落实规模较小——
新一轮债转股落地进度待提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曹力水

4月份以来,又有多家企业举行签约仪式。除了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也加入了债转股行列。

4月5日,鞍钢集团和兴业银行签署100亿元债转股基金合作协议,成为我国东北地区签约的第一个债转股项目。兴业银行行长陶以平表示,此次签约就是为了降低企业的债务比率,推动整个企业融资环境更加优良。

2016年10月份,国务院发布《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以来,市场化债转股签约规模不断提高。工农中建交五大行相继签约债转股项目,涉及煤炭、钢铁等多个行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新一轮债转股签约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元。

据中债资信测算,债转股后企业资产负债率一般可降低5%至15%不等,短期流动性压力可显著缓解,财务费用的节约对企业短期盈利表现具有明显改善作用。此外,债转股对企业长期盈利能力的提升、公司治理的改善及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均具有推动作用,对企业信用品质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

实际上,债转股对困难企业能够起到显著利好作用。民生证券研究院院长管清友认为,短期来看,债转股可以通过改善企业内部财务状况进而提升企业融资能力。同时,有助于提高市场对企业偿债能力的预期,对于改善外部融资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然而,本应收到市场广泛追捧的债转股,实际落地规模有限。据统计,在5000亿元的签约规模中,已经具体落实的仅有400多亿元,占总规模的不到十分之一。

在2017年3月初举行的银行业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关情况发布会上,银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目前市场化债转股签约金额4300多亿元,实施金额400多亿元。银监会将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工作指导和风险监测,推动市场化债转股取得新的成果。

中债资信分析师表示,目前,债转股主导机构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地方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及保险机构亦有所参与,但目前份额较少。

有券商分析人士认为,此轮债转股是基于市场化、法制化为基础,需要相关主体自愿协商来推进。由于当事各方都有利益考量,且债转股方式本身操作较为复杂,一事一议,能够达成各方满意的方案需要一定时间。此外,由于本轮市场化债转股部分经验尚未成熟,最终承接方尚不明确,如何匹配高风险偏好、长期限投资资金,也有待市场探索。

平安证券分析师励雅敏认为,在行业不良处置潜在需求较大和监管部门支持鼓励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介入债转股领域,有利于提升银行在不良处置时的主导性,较大程度地保护了商业银行在债权处置过程中的利益。预计后期会有更多银行介入不良处置领域。

也有业内人士判断,受限于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商业银行暂时不能大展拳脚,随着银行资管公司的真正落地,债转股项目的落实进度有望加快。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