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新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4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技进步缩短漫漫寻亲路
若 瑜

从公益角度看,人工智能寻亲是科技的进步缩短了跋山涉水的寻亲路;从技术角度看,意味着人工智能已发展到广泛应用阶段,其社会和商业价值将迅速展现。

过去寻亲主要靠“脚”,走遍天南海北,贴小广告,拿着照片见人就问。有了线索向公安机关举报,没有线索就只能一直找。电影《亲爱的》《失孤》对此都有过具体展现。

近两年,互联网技术开始介入,寻亲开始依靠鼠标和屏幕。“宝贝回家”这样的公益组织和公安部打拐办、民政部搭建互联网平台,上传走失人员照片,替他们发布寻亲信息。家人守着电脑,就有可能发现亲人在哪里。从媒体报道也可以看到,现在走失人员的家庭除了自己找寻,也会安排专人盯着民政部、公安部的网站,查找走失人员信息。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成熟,手机成为寻亲的重要渠道。从2016年起,民政部与今日头条合作,利用精准定位推送技术,向走失地点方圆3公里至5公里的头条用户推送走失人员信息,发动社会力量寻亲。截至2017年2月15日,头条寻人共弹窗推送6031例寻人启事,成功找到1000人。腾讯、微博、阿里巴巴也有类似项目,效果都很好。

但是,这些技术还是需要人力的大量参与,对用户数量、志愿者精力要求很高,也容易受到外在信息的干扰。以“宝贝回家”为例,他们的平台上有两个照片库,一个是父母寻找走失孩子的“家寻宝贝”,一个是孩子寻找父母的“宝贝寻家”。这两个照片库的数据量已超过6万,此前,主要靠志愿者人工筛选对比,费时费力,还容易产生纰漏。

人工智能的出现,更准确地说,是经过训练的百度跨年龄人脸识别技术的介入,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计算机不知疲惫,不犯错误,只要有足够的数据量和时间,它可以精确比较数据库里的全部信息。这次能用短短一个月就找到与家人失散27年的付贵,接下来肯定还会有更多好消息。

再设想一下,目前人工智能只是与公安部门、民政部门、“宝贝回家”等现有数据库对接,力度还远远不够。首先,有很多孩子走失多年,不知道自己是被收养的,并没有在数据库里寻亲,系统无法比对。更重要的是,寻亲最佳时机是在刚刚走失时。趁人还没有走远,沿途捕捉走失人员信息,及时找寻,肯定比事后再上网寻亲效果好。

目前,公安部门已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天眼”系统,高清监控视频可以满足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的需要。因此,建议相关部门考虑与人工智能系统对接,在办理证件、购买出行客票等环节查验走失人员信息,并在需要时搜寻治安、交通监控视频,寻找走失人员。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帮助,让寻人工作有捷径可走,既符合当下科技发展新趋势,也能提高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实用性。人工智能被视为互联网“主菜”,技术还在不断提升,有些已经达到产业化水平,有些还在实验室里“成长”。不可否认的是,这项技术肯定会与现有生产生活场景广泛结合,快速实体化,成为人类的好帮手,这也是大势所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