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移动技术、Web技术、嵌入式系统、物联网、云数据、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八类重大技术将为制造业智慧转型提供重要支撑。“中国制造+互联网”应抓住智能化技术的创新、转化、推广和应用这个核心,被+的行业企业应成为行动主体,主动拥抱互联网,自我变革,应对挑战。
日前,以“全球制造业智慧转型之路”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制造2025(深圳)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论坛邀请国内外制造领域代表就世界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新趋势特征、“中国制造2025”实施以来的进展、大变局时代下制造业如何以智慧引领未来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制造业转型靠什么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其中,工业化起着主导和支撑的作用,信息化发挥着驱动和引领的作用。”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在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要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经济发展的驱动引领作用,用信息化助推智能制造,用互联网优化配置各种自然资源、社会资源。
李毅中表示:“在诸多‘互联网+’行动中,‘中国制造+互联网’应是重中之重。要抓住重点,抓住智能化技术的创新、转化、推广和应用这个核心。”他称,全国90%以上的企业已经普遍使用互联网,超过1/3的企业已经在其供应链和销售网全面采用了电子商务。实践证明,被+的行业企业应是行动主体,不要消极等待,要认清当今新经济的发展方向,主动拥抱互联网,自我变革,应对挑战。
实现制造业的智慧转型,离不开技术支持。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钟志华表示,信息技术、移动技术、Web技术、嵌入式系统、物联网、云数据、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八类重大技术将为智慧转型提供重要支撑。他认为,“中国制造2025”实际是瞄准制造强国的第一步。制造强国分三步走,每10年为一步,从2015年到2025年是第一个阶段,我国进入制造强国之列,排位相对靠后;到2035年我国将处在制造强国中间位置;到2045年我国将处于世界制造强国领先地位,这也正是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目标之时,中国整体进入世界强国行列。
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新华社原副总编辑夏林表示,从“蛟龙入海”到“嫦娥奔月”,再到“高铁出境”,以高端设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等为代表的新主体、新业态快速增长,正为中国经济注入强大的内驱动力,成为发展的新引擎。“这印证了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更有着深刻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夏林说。
智能转型未来可期
论坛上,徐工集团、沈阳机床、埃森哲、江森自控等走在制造转型发展一线的海内外企业家代表围绕智能制造前沿趋势展开了交流。在制造业一呆就是47年的徐工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民说:“现在制造业还处在艰苦地转型升级过程中。现在全球的制造业企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企业都在研究技术、研究质量、研究降低成本,研究如何使客户更高兴、更愿意买自己的产品。”
王民表示,徐工的智能化制造已经全面开展,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从市场开始,最终又到市场,形成一个闭环。“我相信要不了几年,这个行业最前沿、最高端的两三家企业里面,肯定有一家会是徐工。”王民说。
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代理董事长、总裁赵彪表示,随着国家工业经济转型,沈阳机床在中低端面临能力过剩。面对困难,沈阳机床突破了一直被日本和德国垄断的机床操作控制系统核心技术。有了自主核心技术,目前该企业在全国各个区域推广应用智能制造,以智能工厂方式落地。
“真正的智能制造是一种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变化,由于有了智能技术,使得大而全的生产方式可以变成单独的、分散的以业务单元形式解决的方式。智能制造要解决的是社会总效率提升的问题,同时使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想法或理念能够落地并开花结果。”赵彪指出。
埃森哲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副主席吴琪分享了两个案例,说明产品智能化的价值。他说,西门子在马德里到巴塞罗那的铁路区间,利用智能系统使铁路准点率达到99.9%,使得铁路的市场份额从原来的40%变成了60%。飞利浦研究出一种植入人体的芯片,可以提前8小时-12小时预判发生脑血栓和冠心病的因素。发现危险后,后台会联系医生、救护车、医院。他说,如何通过智能制造使产品和服务更具竞争力,是中国智能制造必须考虑的突破口。
德国不莱梅大学教授、中德智能制造教育联盟(筹)牵头人Georg Spoettl指出,工业4.0时期,人们通过网络和相关智能化机器从事制造,也意味着生产的形成和联系的数据传输更快了。同时,数据的储存和传输速度也非常快,人机交互变得非常好,这对智能制造非常有效。
毫无疑问,智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成为制造业重要发展趋势,给产业发展和分工格局带来深远影响。目前,我国传统制造业正在向智能制造转变,以3D打印、机器人、无人机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快速,一大批领军企业正在崛起。智能制造产业的健康发展,将成为推动生产方式变革的有力推手,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与会专家表示,2017年将会是智能制造飞速发展的第一年。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对推进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实现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中国制造业开疆拓土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