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绿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4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广西柳州:
昔日酸雨之都变身宜居花城
本报记者 童 政 周骁骏
广西柳州道路两侧的紫荆花海景观带。 李 斌摄

近段时间,24万株洋紫荆迎着春风怒放,使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这座西部工业重镇掩映在了粉色的花海里。市民纷纷走上街头,拍下这壮观艳丽的美景。

在柳州人看来,自己生活的这座工业城市里,紫荆花不但美丽而且有故事。上个世纪,柳州的大气遭到严重污染,酸雨频率居高不下,曾达到81.8%至98.4%,有“十雨九酸”之说。酸雨,曾是柳州人噩梦般的记忆,当时市区许多石山都因酸雨变成光秃秃的“白头山”。如今,昔日的酸雨之都已经成为宜居花城。

新世纪初,面对环境污染压力,柳州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既要大力发展工业,又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简称柳钢)作为排放大户,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突破口。柳钢作为华南和西南地区最大、最先进的钢铁联合企业,先后投入55亿元治理废水、废气、废渣,“工业三废”变废为宝、循环利用、辅助增长。例如,柳钢利用干法熄灭焦炭实现余热发电,每年产生的蒸汽发电量达1.26亿千瓦时,年减排二氧化碳25万吨,二氧化硫2000吨。

“我们所有的生产工序均配套了废水循环处理系统,每年综合处理利用废水约6000万吨,工业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8%以上,基本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柳钢每吨钢的环保成本达140元。”柳钢董事长潘世庆说,柳钢年产钢从100万吨发展到1250万吨,而污染排放量不增反降。

除了大气污染治理,柳州的水环境治理也很成功。2002年启动的“百里柳江”市区河段综合治理项目,累计投入资金近50亿元,做好沿江两岸55.5公里的河道整治、污水处理、园林景观建设。截污管道将污水节流到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现有的10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64万吨。

“通过治理,柳江保持国家地表水Ⅲ类水体标准,接近II类水体标准,在广西37条河流93个重点河段的水体水质评价中位居第一。”柳州市环保局生态与农村保护科科长张烈强说。

经持续治理污染,柳州恢复了昔日的碧水蓝天、青山绿地,并通过“绿满龙城”工程大量植树改善城市环境。经过对环境的治理,柳州“柳江环境整治项目”被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也捧回了“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成为工业城市建设宜居城市的范例。

在推进大气和水环境治理的同时,柳州市同步推进“宜居花城”建设。2012年,柳州提出打造“花园城市”,改造提升城市园林景观。柳州市3年间累计种植60多个品种的植物560多万株,初显“全市绿树成荫、常年景观丰富、四季花开不断”的生态花园城市效果。目前,柳州在“花园城市”建设的基础上打造“花园城市2.0”升级版,将柳州打造成绿地更充分、分布更均衡、品种更多样、功能更完善、景观更独特、内涵更深刻的“缤纷花园之城、灿烂人文之城、绿色生态之城”。

柳州市园林局副局长汪绪斌说,“在‘紫荆花城’打造过程中,最主要的是道路景观。依托路网打造,柳州市在城市主干道大量使用紫荆花作为行道树。同时依托公园资源打造花海景观。此外,柳州依托河岸开发建设,把紫荆花种植跟河岸建设结合起来,其中江滨公园二期工程到环江滨水大道都种植了紫荆花,让新路跟整体景观有所呼应,连成一片,在城市中形成景观带”。

如今,碧水蓝天繁花使柳州市成了著名的水上运动娱乐之都,引来水上摩托世界锦标赛、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内河帆船赛等知名赛事。乘船夜游柳江更是到柳州不能错过的旅游项目。柳江两岸还修建了数十公里的滨江大道、亲水步道、自行车道,成为市民亲水休闲游玩的胜地。

柳州市区雀山公园湖边上一个绿色的伪装棚,每天都被挤得满满当当。这片湿地是柳州观鸟会的“迁徙鸟类观察点”。翠鸟、白鹭、黑水鸡等鸟类对环境十分挑剔,而它们的栖息地离柳钢、柳化、柳州电厂等企业仅一墙之隔。鸟儿选择在这里栖息,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的最好诠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