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港澳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4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粤港澳大湾区为香港注入新动能
毛 铁

最近,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见香港特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时表示,今年中央政府要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规划有望成为未来泛珠三角地区的顶层设计,其规划和建设将实现粤港澳三地互利互补、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规划和建设将为香港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为香港发展注入新动能。

国家发改委在去年12月份印发的《加快城市群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中,首次提出2017年启动珠三角湾区等跨省域城市群规划编制。所谓“湾区”,指的是沿海口岸城市群和港口组成的区域,其经济发展被称为“湾区经济”。目前全球有三大著名湾区,即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这三个湾区正成为引领科技创新和带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我国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包括香港、澳门和珠三角9个城市。曾有学者测算,若以香港、澳门和珠三角9个城市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主要范围,其面积约为5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6600万,经济总量超过1.4万亿美元。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和建设对于香港实现经济转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借助湾区经济效应,香港的优势将获得更有效的发挥。香港近年来在经济转型中,一直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创新科技、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发展缓慢的问题。随着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城市群将实现基础设施互连互通、城市功能互补、产业链延伸,构建更加国际化、高端化的湾区型产业体系。香港是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这三者的发展都离不开珠三角实体经济的支撑。粤港澳大湾区的形成有助于降低三地市场准入门槛,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将“珠三角制造+香港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使粤港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珠三角地区优势在于制造业,香港的优势在于专业服务。珠三角良好的产业基础可以为香港巩固国际金融中心、贸易和航运中心地位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既是“国家所需”,同时也能发挥“香港所长”。中央政府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是为了将该区域打造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高地,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实行“一国两制”,制度的多样性和互补性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特征和优势之一。香港是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之一,是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和自由港,相关法律制度和营商环境与国际接轨。香港在金融投资、贸易航运、现代服务和跨国人才等领域的积累,与“一带一路”提倡的政策沟通、道路连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等核心内容高度契合。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香港不仅可以继续发挥“超级联系人”的作用,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还可以纾解自身现有结构性矛盾,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通过经济发展改善民生,营造和谐社会环境。

香港特区政府路政署日前宣布,港珠澳大桥香港连接线可望在4月份全线贯通。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西接珠海和澳门,全长55公里。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重要交通网络。港珠澳大桥通车后,粤港澳大湾区域内不仅拥有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网,还有深圳港、香港港和广州港等世界级港口。可以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万事俱备”,香港应紧紧抓住“东方风来”的契机。香港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放下政治争拗,聚力经济民生。诚如梁振英最近在网志上指出,如果没有内地的改革开放,如果没有国家给予香港的优惠待遇,香港的舞台大概就会局限于港岛、九龙和新界三地。香港不能对“中国机遇”视而不见,更不能背道而驰。融入国家发展的大势,驰骋世界经济舞台,才是香港走向未来的必由之路。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