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百姓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4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声有色熟梨糕
王 堇
图为色香味俱全的熟梨糕。 王 堇摄

人总是越长大,越想念家乡的味道。对笔者来说,熟梨糕的味道就是家乡的味道。

笔者是天津人,自家附近有一所幼儿园。每到临近放学,总有一位阿姨推着小车来卖熟梨糕,小车上类似汽笛一阵高一阵低的“嗡儿嗡儿”声在楼群间不断回响。放了学的孩子们和每每听到“嗡儿嗡儿”声赶来的我就会挤在小车周围,看着阿姨把米面装进木甑,然后把木甑一个摞一个放到高压锅的蒸汽嘴上,这时汽笛声小了。不出20秒,最下面一个木甑里的熟梨糕熟了,取下木甑,汽笛声又大了,再抹上小料,放在一张脆饼上,一口咬下去,嘴里混合着糕点的绵、馅料的甜、脆饼的香,那味道美不胜收。到了冬天,摊车还会热气腾腾冒着白烟儿,熟梨糕上五颜六色的果酱小料也会让萧索的冬日变得明朗起来。

熟梨糕算是老牌甜品了,清嘉庆时期出版的《竹枝词》中对其有相当形象的描述,即“果馅鲜鲜欲蒸熟,响鸣阵阵绕耳朵”。而且,熟梨糕真的跟梨没有什么关系,里面的“梨”字应该是与“哩”字相通的,意思是“熟哩”。所用到的“甑”也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炊具,底部有许多小孔,蒸汽就是透过这些小孔将食物蒸熟的。

据懂这门手艺的人说,虽然看起来熟梨糕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但前期的准备工作还是要相当精心的。熟梨糕的底糕选用大米,经过一遍遍淘洗、搅拌、醒发,让水渗进米粒,磨成粉状,蒸熟放凉,就成了小推车上那一盆等着与木甑“拥抱”的米粉。磨米粉是有讲究的,必须调整到一个相对合适的颗粒度,太细或太粗都会影响最终的口感。

至于馅料,芝麻白糖绝对是最传统的配方。若是想尝尝这个口味,你要提前告诉店家,他会把馅料和米面一起蒸制,待底糕熟了,白糖也融化在了米面里,芝麻的香味同样被恰到好处地调动出来,幸福无比。若是喜欢酸枣糕、红豆沙、杏干酱等,涂在蒸熟的底糕上就好,酸酸甜甜,又是另外一番滋味与体验。

经过多年发展,做底糕不只选用大米,不少店家还把大米、香米、糯米混合在一起,香米增加香味,糯米增加黏度,让底糕更加软糯。馅料也在传统老味儿基础上,研发出了年轻人喜欢的日式抹茶、美式焦糖、法式芝士等新口味。更重要的是,做熟梨糕的人也变成了年轻一代,被称作“最帅熟梨哥”的张浩就是其中的代表。

今年刚刚30岁的张浩做熟梨糕这行,算是子承父业。30年前,也就是张浩出生的那年,他父亲自己动手做了一辆卖熟梨糕的小推车,走街串巷做起了生意。如今,父亲年岁已大,身体不如从前,张浩觉得是时候把父辈的手艺接过来了。与父亲当年的小摊车相比,美院毕业、打扮帅气的张浩把自己的小车收拾得更加新潮。小车四周有张浩手绘的熟梨糕介绍,最下方是一张杨柳青年画,只是,他把孩童手中的大鱼“变”成了一盘熟梨糕。此外,车上还挂着张浩的微信号二维码,父亲的走街串巷到他这里演变成“O2O”的经营模式,利用微信预告出摊时间、回访顾客感受,吸引了不少寻找家乡味道的本地人和体验天津味道的外来客。

张浩说,他准备在熟梨糕上玩出更多的创意花样。比如,推出招贴画、明信片等衍生周边产品;比如,把木甑做成设计感十足的时尚模型。“传统手艺人不太涉及这些东西,反倒成了我可以发挥特长的地方。”

好的东西要传承,更要创新。若是你来天津,一定请你尝尝在传承基础上创新得有声有色的熟梨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