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菜是塑料做的”“小龙虾实为小虫虾”“无核葡萄抹避孕药”等有关食品安全的网络谣言不胫而走,总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有数据显示,网络谣言中食品安全信息占45%,可以说,食品安全领域已成为网络谣言的重灾区。
“食品谣言泛滥成灾,很大程度上源于造谣传谣者利用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蓄意编造、偷换概念,甚至刻意抹黑,诱导消费者对其产生不信任感,而消费者又缺乏科学判断。”清华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副所长苏婧分析说,眼球博弈是谣言传播中传者动机最多的一类,以自媒体和网络媒体为主,为追求“10万+”制造噱头“生产”新闻,一些旧谣言改头换面后又重新像“流行性病毒”一样,通过不明真相的“感染者”扩散传播。
毋庸置疑,谣言给食品产业经济利益、食品舆论环境都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食品谣言不仅严重干扰了正常的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扰乱了百姓的消费判断,损害了食品行业的发展,也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声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在17日举行的“多方联动有效治理食品谣言通气会”上表示,一方面,影响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误导了百姓消费,甚至给社会带来了恐慌;另一方面,给相关行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例如“塑料紫菜”的谣言就对晋江、福建紫菜产业造成了近亿元的损失。
为何一些谣言“屡辟屡传”?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罗云波认为,一方面是由于辟谣主体公信力不高、专家声音缺失,另一方面也归因于一些民众科学素养不高,容易接受负面信息。同时,一些人受利益驱动,对造谣传谣乐此不疲,也导致谣言“屡辟不止”。“对传谣者的处罚力度不够也为谣言的肆虐提供了土壤。”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战略研究部主任李忠指出,制造、传播谣言违法成本低、维权成本高,导致对造谣传谣行为的处罚力度和对谣言对象造成的损失不相匹配。
如何有效防控和治理食品谣言?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认为,治理食品谣言必须加大辟谣力度,“因为辟谣力度越大,谣言舆论场的净化速度就越快。而快速、精准的辟谣也需要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
对此,颜江瑛表示,治理食品谣言一定要下重拳,推动建立社会多元主体共治谣言的长效机制,让政府部门、专业机构人士、相关企业、新闻媒体和公众形成合力,“五位一体”击碎谣言,形成全链条立体式的治理模式。
信息公开是对消费者最好的保护,是对违法者最大的震慑,是对执法者最有力的约束,也是对社会舆论最主动的引导。据了解,近年来,国家食药监总局坚持把信息公开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加大信息公开力度,食品药品安全抽检信息已经做到“周周抽检、周周公开”。
专家也呼吁,公众在面对食品信息时,要警惕朋友圈中的不实消息,要学会利用官方公布的信息查询渠道求证,炼就一双辨识谣言的“火眼金睛”,避免为谣言所伤。此外,为了降低食品安全谣言对社会公众带来的恐慌,政府机关应增强公众的食品安全科学素养,加大主动发布信息和科普宣传的力度,用“正言”压倒谣言,提升公众辨别谣言的能力,让科学与科普跑在谣言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