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百姓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4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快求发展 慢亦有情
齐 慧

近年来,我国铁路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尤其是被称作国之重器的高铁,无论是规模还是技术、无论是基建水平还是运营能力,在国际上均已全面领先,成为我国在世界上一张叫得响的新名片。

在白色的“和谐号”以每小时200多公里乃至300多公里的速度驰骋在神州大地,为各地带来最新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智慧流,拉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在深山大川、在偏远边疆,还有一大批被称为“慢火车”的绿皮火车,以每小时40公里甚至更低的速度蜿蜒前行。虽然慢,但这些火车却收获了同样的赞美,它们承载了政府对落后地区的关心与爱护,寄托了当地群众致富幸福的梦想和希望,虽然缓慢但坚定地奔向更好的未来。

“慢火车”履行的是承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补齐短板。慢火车所经过的地区,地质条件差、经济发展落后,交通成为了制约当地百姓奔小康的最大短板。要让这些地区按时脱贫,与全国同步小康,必须解决交通问题。这些地区旅客出行需求并不旺盛,平均客座率不到40%,为此铁路企业出现大量运营亏损。在这种情况下,全国铁路仍开行这样的慢火车81对,占普速旅客列车开行总量的近6%,主要分布于西南、西北和东北偏远贫困地区,践行了对群众的承诺。

“慢火车”体现的是务实。这些边远地区由于地质条件、经济水平差,不仅建设不了高铁,连修建普通公路都是奢望。而且,群众的出行需求少,不需要过快的速度。慢火车的存在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将方圆百里、上百个村庄如念珠般串起来,如同公交一样为乡亲们提供通勤式的出行服务。尽管速度不快,但慢火车却非常适应当地的发展,慢节奏符合当地居民的习惯,解决了铁道沿线民众的出行难,无论是外出上学、打工,还是日常赶集、购物、回家,都少不了它。

“慢火车”着眼的是实惠。除了交通不便,慢火车所经过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如果一味提高速度,铁路建设成本将大大提高,也势必会带来票价的上涨,提高普通群众的出行成本。这些慢火车,很多都已经默默奉献了几十年,长期执行1995年的普速旅客列车运价标准。有的站点之间只需要两块钱就可以,部分列车还对60岁以上老人和贫困户免费。正是因为实惠,才深受百姓的喜爱,最大程度发挥了线路的作用。

“慢火车”寄托的是希望。春运期间,网络多次被慢火车刷屏。在这里,不仅人能上车,土豆腊肉可以上,小鸡小鸭也可以上,甚至小猪小羊上车也不鲜见。虽然场面不好看,镜头里满是简陋的车厢、杂乱的环境,但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农作物和牲畜,撑起了贫困农家的希望。两只鸡、一袋菜,虽然只能卖几百块钱,但换来的是数个月的花销、下季的种子钱又或者是孩子一个学期的学费,让生活有了奔头,也有了更多憧憬。

虽路遥行苦,未敢懈怠;步缓而意坚,使命终成。开行“慢火车”,并不是为了满足“小清新”们怀旧的情愫,也不是为了保留忆苦思甜的感慨,而是为了以后再也不慢。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欣喜地看到,这一列列缓缓前行的绿皮车,不仅丰富了偏远地区群众的物质生活,更让他们接触到了更多外面的世界,接触得越多,脱贫的意识就越强、办法就越多。终有一天,慢火车将光荣地完成历史使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