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重庆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近年来一直在探索可持续的城市转型发展之路。《经济日报》记者近日在万盛经开区采访时发现,当地结合自身资源优势,通过实施全民健身和全域旅游两大战略,推动体育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城市活力和经济动力明显增强。
旅游业是万盛经开区的传统产业,当地拥有国家5A级景区——黑山谷等一大批生态自然景观。以往,冬春季节是万盛经开区的旅游淡季,但从去年开始,情况发生了改变。数据显示,2016年11月份至今年2月底,万盛全区共接待游客349.69万人次,同比增长49.81%;实现旅游总收入176479.72万元,同比增长51.25%。
淡季不淡,主要得益于“旅游+体育”的融合发展。“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兴起,旅游者的需求也从传统的观光型旅游向参与体验型旅游转变。”万盛经开区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杨学明告诉记者,经开区近年来依托区域内独特的自然景观资源,一方面在景区景点内培育开发体育品牌赛事和体育健身项目,丰富旅游体验;另一方面布局建设体育旅游景区景点,设计体育旅游精品线路,通过体育旅游景点与经典景区串线,增加线路的吸引力。
在万盛经开区,“体旅融合”有基础、有条件。记者了解到,除了自然旅游资源丰富,万盛经开区的体育基因更是深厚。这里不仅是中国羽毛球之乡,还是国家羽毛球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中国定向运动训练基地和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已经先后向国家培养输送了30多名知名羽毛球教练和运动员。
把体育赛事打造成旅游产品是万盛经开区推进“体旅融合”的新路径。以连续举办2年的“黑山谷杯”国际羽毛球挑战赛为例,该赛事以旅游景区冠名,采取周赛、复活赛、年度总决赛的形式,不仅吸引了国内外400多支球队近万名运动员前来参赛,也吸引了各地游客来观赛、旅游。
“截至目前,万盛经开区已经成功举办了40多场次的世界及国家级体育赛事。”杨学明说,对万盛经开区而言,品牌赛事的持续举办可谓“一举多得”,既为城市转型注入健康活力,塑造了城市精神,也促进了文化交流融合,同时还有效带动了区域旅游经济的繁荣。
万盛经开区还不遗余力地在城市建设中融入体育元素和旅游元素。孝子河畔,占地2万平方米的羽毛球运动主题公园已经成为万盛人运动健身和旅游休闲的绝佳去处。能在如此寸土寸金的地段“舍”出这么大空间建设体育公园并免费开放,市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如今,在万盛,像羽毛球运动主题公园这样的城区公园一共有30个,全区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达到72.4%。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体旅融合”的深入推进,万盛经开区的体育产业也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位于万盛西城大道的体育产业众创空间内,目前已经集聚了23家体育产业链上的创业公司,涵盖赛事组织、体育培训、体育健身器材生产等多个领域。此外,万盛还成立了体育产业研究院,结合实际开展体育旅游规律研究和产品研发,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