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4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淡淡奇遇 厚厚时光
——绘本《盘中餐》编辑手记
□ 郑珍宇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也许是多数孩子会吟诵的第一首诗,但其背后的深意,多数家长却无从说明白。就让我们用一本绘本,来替家长诗意地解答这些问题吧

终日以米为食,然而面对“大米是从哪儿来的”问题我们却无法向孩子做出合理的、生动的解答。“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也许是多数孩子会吟诵的第一首诗,但其背后的深意,多数家长却无从说明白。那么,就让我们用一本绘本,来替家长诗意地解答这些问题吧!

绘本《盘中餐》的创作者于虹呈,是一位生长于城市的“85后”年轻女孩。一次,她去云南元阳梯田游玩,因为受到梯田农耕文化的深深震撼,决心创作一本讲述一粒米生命之旅的图画书。为了创作采风,她在当地的农民家租住下来,跟着他们下田、记录农耕生活。基于这两年的梯田采风经历,她创作出了这本赞誉农耕之美、自然之美的大爱之作《盘中餐》。

初拿到的绘本《盘中餐》是一个定位为纯科普性的绘本,在文字表述和排版设计上都有鲜明的科普图书的痕迹,在介绍水稻种植过程、稻米相关知识上可谓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看过这个绘本,便基本上能回答“大米是如何种出来的”这样的问题了。除了内容上的知识性优势,作者的画作本身也是一大亮点,清新、写实的画面不由得将人拉回暌违的大自然。但其也有一些明显的不足:在文字上,因为加入了很多专业性的知识点,让文字读起来很生涩,大人读起来都容易走神,想来小读者更是如此;在排版设计上,将包含科普知识的内容与主线的图画合在一起排版,看上去具有美感,能感受到作者的用心,深入想来却可能干扰阅读,影响读者对高质量画作本身的欣赏。

为了让这个绘本有更优质的水准,我们决定将原本偏向于科普性的图画书改头换面,打造成更贴近于绘本的图书。经过这一阶段的打磨,我们将叙述性的文字和知识性的文字尽量分开。在绘本正文部分,我们保留了叙述性的文字,文字叙述风格简单、平实,通过传统节气标识来推进叙述,呈现出水稻种植、生长过程的概貌,文字上做到了和主图的良好配合。对于知识性的文字,则将其作为知识链接的形式,附在绘本主体之后,便于让家长和小读者在感兴趣、自愿的情况下延伸阅读。在绘本版式上,我们先后经过三版调整才最终敲定。绘本排版注重图文之间的关系,文字一般排在画面视觉延伸的方位,好让画面有延展感,我们在文字排版上也按照这一小诀窍进行了设计。

为了确保绘本的知识性内容的权威、可靠,在开始初审前,我专门约请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植物学领域的专家陈忠平教授为《盘中餐》绘本的知识内容做专业上的把关。在面谈过程中,他详细介绍了水稻种植、生长的过程,及其中涉及的大部分专业知识。我们再根据获得的专业解答,对关于水稻生长的专业知识进行修正。此后,我又邀请了几位相关专家,中科院的院士、浙大的博士、中科院的博士等,请他们细细审读专业知识部分,一一核对、严苛地纠错;最后还找到了袁隆平院士和杨耀松研究员为我们审读,用了一天半的时间细抠字眼和知识点。这一系列工作不仅确保了绘本知识解读部分内容的专业可靠,对于这本书的后期营销也大有助力。

和《盘中餐》这样的好选题相遇是一次淡淡的奇遇,但编辑打磨一部好书却需付出厚厚的时光,筹备周全、把控全局,容不得半点马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