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百姓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4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你的金融消费安全吗?
钱箐旎

目前市场上金融产品层出不穷,与金融相关的服务与产品日益向百姓生活渗透和扩展。在金融领域,金融机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也与日俱增。那么,消费者的金融消费到底是否安全?

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如今,银行卡和互联网早已融入人们的生活,消费者不再需要去银行排队,只需手机上操作就能够完成银行转账和日常消费。然而,这种快捷服务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账户安全”成为消费者在金融消费时的隐忧。

挖财旗下的钱堂理财社区日前发布的《金融消费调查报告》显示,在使用银行卡时,89.2%的消费者最关心账户资金的安全性,尤其是在使用网络银行或手机银行时,“电子账户安全性”以及“个人信息遭泄露”成为消费者最关心的权益。同时,银行对待用户被盗刷的态度也饱受消费者诟病。在“你认为哪些行为是霸王条款”调查中,61.2%的消费者选择了“信用卡密码交易,被盗刷储户全责”这一选项。

“近年来,银行卡盗刷事件愈演愈烈,之前多发于信用卡,现已逐渐覆盖几乎所有银行卡种类。但是银行卡相关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或条例尚未出台。”钱堂理财社区主编徐苑建议,消费者在日常用卡时要提高防范意识,提高个人风险意识。特别是在境外刷卡消费时,要及时保管好卡片和个人信息。如果发现有伪卡交易和账户盗用等非本人授权交易时,建议第一时间与发卡机构取得联系,冻结、挂失卡片,避免再次遭受盗刷,同时在发卡机构的指导下留存证据,按照相关规则实行差错争议处理。

与此同时,信用卡乱收费也成为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在使用信用卡消费时,“信用卡息费计收规则不透明”“刷卡次数或额度未达标,收取高额年费”“溢缴款不计息,取出多存的钱收手续费”名列消费者“吐槽”前三名,占比分别为55.1%、52.3%、50%。

购买了承诺高收益的分红险,可是到期分红却甚至不及同期银行定存利息;说好的十年到期,等到仔细查看保险合同却发现要想拿回全部保险金要等到60年后……一直以来,保险行业都是消费者投诉的高发地。

调查报告显示,随着人们保险意识的觉醒,以及保险行业的逐渐规范,消费者对保险服务的接受度已过半,有54.6%的消费者曾购买过保险,其中意外险和重疾险购买的人最多,占比分别达到56%和47.6%。但是养老险尚未普及,仅有17.6%的消费者购买过养老险。

有74%的消费者认为,与国外保险相比,目前国内的保险价格“非常贵”以及“偏贵”。此外,保险代理人的服务水平也是参差不齐,61.6%的消费者表示“看不懂保险合同条款,业务员也说不清楚”,58.3%的消费者认为保险行业的后续服务能力堪忧,保险人员在购买前服务态度非常好,一旦购买完成后就没有后续服务,也没有定期提醒服务,仅通过电邮或信息通知。

调查报告显示,在选择互联网理财平台时,82.1%的投资者认为最重要的衡量标准是“平台是否监管备案,具备各类合规经营执照”;其次是“银行资金存管”和“是否具备第三方担保”。在选择互联网理财标的时,75.3%的消费者会优先选择“风险尽量小,收益可浮动”的低风险产品。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