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读者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7年4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明祭扫还节日以“清明”

清明节将至,各地陆续迎来祭扫高峰。清明时节,通过祭扫的形式表达对亲人的思念,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人们重要的精神寄托。然而近年来,不文明祭扫活动也在各地时有发生:有人烧香烧纸、焚化纸币、燃放烟花爆竹;有的祭祀讲风水、比排场、铺张浪费;更有甚者,将封建迷信活动死灰复燃,风水先生、巫婆神汉等装神弄鬼,搞得乌烟瘴气……这些不文明的祭扫现象,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环境,带来了安全隐患。

其实,清明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情感,应该在对故人的追思中珍惜时光,珍爱生命,积极面对未来,因此应改革传统祭扫的弊端,引导广大群众移风易俗,向不文明祭扫行为告别,从注重实地实物祭扫逐步转移到精神传承为主的方式上来。

第一,破除焚烧纸钱等陋习,做到文明祭扫。对逝去的亲人,可以采取敬献鲜花花篮,在坟头上添加些新土,栽植纪念树木等方式进行祭奠。既文明时尚,又节俭环保;既追忆逝者,又绿化了家园,更美化了环境。

第二,可以将现代科技融入传统习俗,充分利用互联网,上传逝者生平事迹,通过追忆先祖先人的故事,缅怀他们对家庭、对故乡、对集体作出的贡献,讲述时代变迁和社会变化,既缅怀了故人,又教育影响了后辈,还沟通了后辈之间的情感,凝聚起亲人们团结向上的合力。

第三,要合力整治祭扫违法行为。祭扫要文明,更要守规守法。各地职能部门要倡导和教育引导人们开展文明祭扫;林业、公安、环保等部门要联合执法,严格监管和整治清明节祭扫活动中的违法行为。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委 曹应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