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以及企业管理理念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将销售渠道向互联网拓展,还意味着进货、销售、储存等各个环节与互联网的亲密接触,企业采购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互联网+”与企业采购相结合,不仅可以降低采购成本、提升采购效率,更能让整个流程更加透明——
日前,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多部委印发《“互联网+”招标采购行动方案(2017-2019年)》,明确从发展规划、技术标准、交易规则、安全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电子招标采购平台体系建设运营。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培育“互联网+”招标采购内生动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巡视员胡燕表示,信息经济和电子商务让传统采购变得简单化、数据化、透明化、高效化,“互联网+”企业采购时代正在到来。
对于企业来说,从手工方式采购,到信息化采购,再到如今的电商化采购,可谓“一步一个台阶”。采购的“3.0版”意味着怎样的新动力?对传统企业的既定流程提出了什么样的新挑战?
各环节无缝对接
“平台化采购的最终目的是风险控制和提升效率,从而降低采购成本,并使整个采购流程更加透明。”平安集团财务总监项有志介绍说,平安集团与京东企业购签约,京东企业购将为平安集团37家专业公司及下属单位提供300多个品类、几万余种商品的电商化采购支持。
独立电商分析师、京腾汇创始人李成东表示,传统企业线下集中采购存在流程复杂、效率低下等情况。同时,大到服务器,小到毛巾和纸笔,都需要与采购人员对接。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家百人以上的企业,每年年终采购需要至少2个人半个月的时间。而且,哪怕有招投标环节,依然存在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
“目前来看,企业网购流程更为专业化、规范化、透明化。通过电子商务形式的一键式采购,能够打通采购与财务管控环节,解决集团企业预算总部管理与区域分散采购的矛盾,降低采购成本、提升采购效率。与此同时,企业非标准化和定制化的需求也能够方便地得以满足。”胡燕说。
在京东大客户部总经理宋春正看来,与信息化采购的2.0版相比,企业将采购环节迁徙到电商渠道,还意味着数据打通带来的资源彻底整合。“互联网最大的优势是连接,但传统互联网运用在采购环节,尽管包括比价、招投标等方式能带来单一品类的价格下降,但仓储成本、管理成本、折损成本等依然存在,效率与成本的变化,还需要打通所有环节的‘无缝连接’。”宋春正说。
综合服务能力待提升
尽管“看起来很美”,但“互联网+采购”在国内只是刚刚起步,供需两端仍存在一些难题。
从传统企业来看,向新采购模式的迁徙需要决心。“传统企业要面对三个挑战,一是流程的梳理比较复杂,二是内部原有系统需要与电商平台对接,包括选择商品到确认、验货、付款这些都需要通过系统打通来解决,三是大型企业还要向各个分支机构推广,这些都需要技术基础和执行力。”项有志说。
对于电商平台来说,企业采购服务同样不是将个人用户模式简单复制。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管益忻表示,要做透企业采购市场,电商平台除了比价格、比速度,还要比综合服务能力。
京东大型企业客户部总经理陈川表示,采购环节的业务场景有相当鲜明的行业特征,电商平台需要针对不同业务的采购场景,打造专属化场景化的采购方案。“拿保险行业来说,根据客户的实际采购情况,比如投保礼场景,你要解决网销下单和投保礼的无缝连接,并能根据业务等级来推送不同的商品组合,同时还要解决传统场景下分支机构自行采购造成的仓储积压问题。”陈川说。
尽管如此,企业采购的“大蛋糕”依然吸引了各大电商平台。包括京东、阿里巴巴、苏宁乃至垂直领域的科通芯城等,都在这一领域发力。陈川介绍说,截至2016年,在京东企业购平台交易的企业客户总数已经超过200万家,年订单超过5000万单,年增长速度超过100%。阿里钉钉创始人陈航同样在本月宣布,天猫企业购在阿里钉钉开放平台亮相,并和阿里钉钉一起,为中小企业提供高达10亿元补贴的“春泥计划”,为中小企业向电商化采购迁徙提供动力。
将带来颠覆性影响
“人工智能技术将提升大数据分析能力,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来提升客户行为和信息收集、分析能力,电商平台的数据服务将为企业采购环节提供新的活力。”胡燕表示,预计到2019年,企业网购市场将有望达到27.1万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1.3%。
参与企业采购,并不仅仅意味着完成一笔笔新的“买卖”,在提供交易通路的同时,背后更深层次的商业逻辑在于包括供应链能力、数据能力等一系列能力的输出,这将对企业采购环节带来更加颠覆性的影响。项有志表示,未来平安的数字化采购,将与大数据技术结合,实现采购管理数字化转型,今年将实现从供应商的数字化评估、信息化管理到采购成本的数字化管理、自动化分析,以及采购风险的系统化识别和防范。下一步,平安将重点在用户画像、产品推荐、与供应商系统对接等方面积极实践。
在李成东看来,电商平台与传统企业在采购环节对接,未来还有可能影响到制造业和金融等更多行业。“比如通过整合上游品牌供应商,可以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用数据来驱动制造。针对中小企业,还有可能通过与采购环节的打通,为同样针对企业用户的供应链金融和云服务拓展更多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