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辽宁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要重点抓好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工业体系,推动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并驾齐驱、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军民融合发展的结构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代表委员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一致表示,实体经济是发展根基,要多管齐下、内外兼修,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振兴实体经济,一切改革都要向实体经济发力、聚力,推动中国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
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实业体系,为国民经济保持数十年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时至今日,我国实体经济仍保持着相当强的竞争力。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国经济要继续保持稳定发展,仍然要发挥实体经济的根基作用。”全国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副校长郑惠强表示,我国产业总体上依然大而不强,急需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供给效率较低、结构失衡等问题,推动我国制造业迈向高端。
我国很多中小企业是靠实体经济起步,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作为一名来自基层企业的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宜宾丽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易家祥一直关注实体经济发展。“当前制造业发展存在许多困难,高端供给能力依然不足。在这样的形势下,必须把振兴实体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发展先进制造业上,化解实体经济结构失衡的矛盾,筑牢实体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易家祥代表说。
全国政协委员、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表示,振兴实体经济,离不开生产性服务业的配套和支撑。“我注意到,这两年新进企业的大学生,能熟练应用各种智能终端,却不知道生产性服务业是什么,去实体企业的意愿也不强。”徐冠巨委员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支撑了繁荣的互联网经济,但生产性服务业却没有随之跟上,没有做到服务、生产和制造深度融合。应尽快出台专项规划和政策措施,推动更多资源要素投入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来。
争当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军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争当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军,加快培育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企业科技人才队伍。
“振兴实体经济的根本之策,是通过科技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认为,实体经济面临的难题,从企业层面看,根子在于创新不足。“应该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只有真正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才会迈上新台阶。”周国辉代表说。
全国人大代表、万丰奥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陈爱莲表示,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振兴实体经济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新兴产业,大力提高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我希望企业家一定要专注实体经济、弘扬工匠精神,将眼光放长放远,‘咬定青山不放松’,将企业做精做专、做久做强。”陈爱莲代表说。
努力防止“脱实向虚”
“脱实向虚”是当下中国经济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近两年各界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很多代表委员认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是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当前,要防止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过度膨胀,尤其要防止资本过度流向虚拟经济,造成实体经济“空心化”。
“中国经济‘脱实向虚’的主要原因是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率远远低于虚拟经济。”全国政协委员、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认为,这既有实体经济本身产能过剩、融资难、融资贵、成本负担过重等方面的原因,也与我国制造业处于结构转换阵痛期、低成本竞争优势削弱、新的竞争优势尚未形成密切相关。
“虚拟经济产生于实体经济,也要服务于实体经济,这个原则不能变。”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表示,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并不是完全对立的,用好互联网技术,将更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原董事长周中枢也认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如同皮和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关键要在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上下功夫,从而实现高质量、高效益的经济发展。
文/姜天骄 吴佳佳 吉蕾蕾 刘 畅 韩秉志 郑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