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3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人大代表吴晓灵——
强化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果静

关于当前我国面临的金融风险问题,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也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关心的问题。

“在我看来,影子银行的风险要格外重视。”吴晓灵代表表示,我国大量影子银行活动主要是由有执照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的,最容易引起风险的是资产管理产品,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理财产品。

吴晓灵代表总结了资管产品的3个风险点。一是产品规则不统一、层层嵌套,拉长了债务链;二是没有严格遵守投资者适当性原则,很多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与投资方向不匹配;三是数据和投向不清晰,难以对风险作出判断。“一旦出现风险,会产生感染性和波及性,后果比较严重。”吴晓灵代表说。

“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资管产品的投资者、投向等准确数据,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一旦部分产品出现违约,容易引发风险。”吴晓灵代表说,中国人民银行目前正在牵头制定资管产品监管办法。

“由央行主导、各个监管当局参与制定的资管产品统一标准,坚持穿透性监管原则。”吴晓灵代表介绍说,所谓穿透性,就是要穿透到最终的投资者、穿透到最终用钱的产品。这也意味着,要建立资管产品的综合统计系统,了解其总量、关联度、杠杆水平、资金投向等方面的信息。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化解风险。

对于仍在制定中的资管产品监管规则,吴晓灵代表建议,应当明确资管产品属性,在明确其法律关系的基础上,确定单一监管主体。

实践中,为防范金融风险,强化金融监管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随着金融创新增多,金融业的“交叉地带”越来越多,若固守传统监管体制,容易出现监管“真空地带”。因此,现行监管体制是否需要改、如何改,是社会关注的另一个高频话题。

“在综合经营的情况下,监管原则应该是从单纯的机构监管走向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结合。”吴晓灵代表认为。

当前,我国金融监管以机构监管为主。简单来说,就是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的设立或撤销给予发放牌照或吊销牌照,对这些机构的审慎经营加以管理。功能监管指的是一旦金融机构开展某个领域的业务,就需要到相应的监管部门领取牌照并接受监管。“比如,银行要销售保险,就要到保监会获取保险销售资格;要卖基金,就要到证监会获得基金销售资格。”

“监管体制改革不是简单地合并三会,或简单地把三会合并到央行去,而是取决于监管的基本理念。”吴晓灵代表直言,只要能够建立稳定的金融风险防范框架、更好地让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相结合,什么样的监管体制都是合适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