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3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质量之魂 存于匠心
佘惠敏

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不能只靠宣传倡导,而要提供“实锤”!只有培育众多的中国工匠,才能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才能打造出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度提到“工匠精神”,人大上海代表团就有两名“大国工匠”——李斌代表和徐小平代表。在小组会上,他们都讲述了关于“工匠精神”的故事。

徐小平代表是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发动机厂维修部党支部书记、高级经理,他讲的是“一颗螺栓”的故事。一次,徐小平代表去一家民企调研,企业老总说,市场上买到的国产螺栓经常标号对了、材质却不对;螺栓装在某个部位,时间一长或松掉或锈掉,造成安全事故。

为什么没有合格的螺栓?徐小平代表认为,与生产企业和产业工人没有严格按照设计图执行生产、缺乏“工匠精神”直接相关。“我理解的工匠精神,是对每一道工序都兢兢业业。”他建议,利用社会团体、专业组织与质监部门合作形成质量生产监管体系,对所有生产过程实行抽查制度。

对当前社会缺乏工匠精神的现状,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总工艺师李斌代表深有同感。他1978年参加高考,但与大学擦肩而过,进入液压泵厂技校,后来成为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进技校当工人,我当时从内心是很愿意的。”

李斌代表认为,现在国家提倡工匠精神,但社会大环境轻视工人的观念并没有改变,年轻人不愿意当工人,职业院校难招生。“制度设计很重要,人们对一个工作看不看好,主要看发展前景。”他建议,给技术工人提高待遇,畅通发展渠道,用制度保障来倡导“工匠精神”。

大国工匠,才能做出大国品牌。徐小平代表“一颗螺栓”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提高产品质量、铸造中国品牌,必须有恪尽职守的“工匠精神”。李斌代表“乐当技工”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就必须让技术工人有前景、有奔头。

正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质量之魂,存于匠心。”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不能只靠宣传倡导,而要提供“实锤”!只有培育出众多的中国工匠,才能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才能打造出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