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振兴,牵动人心。
面临经济下行压力,面对复杂莫测的市场变化,东北老工业基地遭遇困境。推动东北经济脱困向好,实现新一轮振兴,事关全国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大局,事关区域协调发展全局,事关广大群众福祉,也是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
2016年10月,国务院召开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推进会,通过了《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部署、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黑土地迎来了新一轮春风。推进东北振兴,重点在哪里?难点有什么?如何攻坚克难?来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国人大代表们带来了实践和思考。
抓重点,加速改革创新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彭永林认为,东北振兴,关键在于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吉林省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和建设发展软环境的先手棋、当头炮。去年,我们务实推进软环境建设,关键就是‘放管服’改革,它一方面连着政府,另一方面连着企业与社会,对促进经济发展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彭永林代表强调,当前“放管服”改革进入深水区,有不少硬骨头,躲不开、绕不过、退不得,需要解放思想,转变理念,迎难而上,将改革推向纵深。
彭永林代表告诉记者,扎实推进东北振兴,必须精准施策、问计于民。去年5月份,针对企业反映集中的税费负担问题,他们选取各种所有制、典型行业企业,专门找负责项目投资和财务的负责人,请他们提供企业税负单子。经过认真研究,梳理出681个企业、178个问题,最终以省政府公告形式,先后6次在媒体上发布《关于清费减负优化发展软环境措施的通告》,推出56项政策措施,为企业减负262.47亿元。
“东北振兴发展,创新是必由之路。东北拥有多年积累的国有重工业固定资产,这是我们攒下的‘家底’。”全国人大代表、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机电安装工程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人技师王亮说,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时候,更要注重为今后经济上升期作准备,培育发展新动能。如果光追求眼前利益,取消重大型装备设计研发,一旦遇上经济上升期就会缺少支撑基础。
王亮代表举例说,在世界经济低迷时,造船业受到影响,对曲轴的需求量就少了。船用曲轴的制造生产是造船业最核心的技术领域,是装备在大型柴油机里面的核心部件。“上一轮造船业的发展我们没有赶上,大部分用的是进口船用曲轴。前几年推行的‘国轮国造,国货国运’,就是解决‘自己没有’的问题。”王亮代表认为,一个国家重工业的发展规模和技术水平,是体现其国力的重要标志。辽宁发展都是围绕重工业转,要把自身的“长板”做到最强最精。
攻难点,力推治本之策
“2015年7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到吉林调研,为吉林把脉开方,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体制机制问题是东北发展的主要矛盾,这个问题不破解,经济发展难有活力。”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吉林市委书记赵静波告诉记者,吉林市是典型的老工业基地城市,重化工业占比大。通过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他们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和调研,结合吉林省“十三五”规划要求,制定了发展总体目标,着力构建6411现代产业体系,即培育旅游、健康、航空等6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4大传统产业,化工业“补链”、汽车业“上量”、冶金业“转型”、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加快发展综合效益型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
这个产业体系既符合市场发展趋势,又发挥了当地的比较优势,关键还是如何实现。
赵静波代表说,我们强化创新、人才、环境、开放4个支撑体系建设,吉林市经济发展出现积极变化。去年GDP增速6.9%,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35%,三次产业比重更趋合理,民营经济对GDP贡献突破51%。思路对了,我们的信心更足了。
黑龙江省鸡西市是百年煤城,是东北极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资源型城市之一。近年来,当地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新路子,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全国人大代表、鸡西市市长张常荣告诉记者,通过打通外部引入动能路径、内部培育动能路径、要素转化动能路径和环境催化动能路径,鸡西加快产业升级,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对于鸡西这样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既是历史课题,更是现实选择,迫切需要重新构造和培育新的发展模式。我们将‘四路并进’,真正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转型发展新路。”
内蒙古东部盟市,尤其是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和赤峰市与东北三省山水相连。“落实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推动内蒙古东部地区跨越发展,扩大开放是重要一环。”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主任包满达说起蒙东地区开放合作如数家珍,珠恩嘎达布其—毕齐格图铁路口岸过境点已确定,二连浩特、阿尔山航空口岸实现了临时开放。满洲里建成进出口资源加工园区、国际物流产业园区、新国际货场,铁路年换装能力将从目前的3000万吨提升到7000万吨。满洲里、二连浩特边民互市贸易区分别投入运行……
强定力,久久为功苦干
“再难的事,人是第一位的。”采访中,不少人大代表提出,新一轮东北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当前,更需要保持良好的“精气神”,既不能为昔日的辉煌居功自傲,更不能面对当前的困难停步不前。要认识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不可一蹴而就,需要广大干部群众以久久为功的精神,埋头苦干。
“有了这股劲儿,再朝着确定的方向发展,辽宁就能振作起来!”全国人大代表、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宁桂玲话语中带着底气。
宁桂玲代表最关心的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问题。东北地区人口、资源、产业、人才、基础设施、区位等支撑能力很强,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增强内生发展活力和动力,关键靠人。
“引进人才首先要着眼于服务辽宁振兴发展的布局。以大连为例,政府现在对人才的引进越来越重视。引进什么样的人才,涉及大连往哪个方向发展,整个辽宁又要往哪个方向发展。换句话说,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要结合辽宁的实际,结合国家战略。”
“呼伦贝尔在祖国的版图上处于雄鸡的鸡冠。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我们就是要树立‘雄鸡一唱千门起’的自信。”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委书记秦义虽然赴任不满一年,却对东北振兴豪情满怀。“去年底,我们就提出要打好10张牌,分别是政策牌、改革牌、开放牌、生态牌、文化牌、协作牌、基础牌、民生牌、项目牌和精神牌。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灵魂、是一个城市最大的软实力。我们的文化牌,要立足于文化事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包括文化旅游产业。”
千难万难,只要重视就不难;大路小路,只有行动才有出路。
振兴东北既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更需要坚定的信心支撑。现在东北的经济结构正在调整,经济运行企稳向好的迹象已经开始显现,我们更应该有这样的坚定信念,东北的地位无可替代,东北的前途不可限量。上下一心埋头干,东北一定会重振雄风,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