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和就业第一主体,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稳步提升,对国民经济的带动和支撑作用明显增强。2016年,服务业增速比第二产业高出1.7个百分点,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上升至51.6%,比第二产业高出11.8个百分点。“十三五”期间,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潜力将进一步释放,服务业新动能将快速成长,服务业将继续领跑三次产业。可以说,我国经济将逐步由工业经济转型为服务经济。在此背景下,推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服务业供给结构,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我国服务业发展面临一些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主要体现在下述方面:
第一,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我国将进入追求个性、高品质、安全、健康、便利的消费阶段,信息网络服务、文化娱乐、旅游、教育培训、健康养老、家政等服务产品将成新的消费热点,绝大多数服务业在“十三五”期间并不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而是面临有效供给不足、中高端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第二,我国研发设计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物流快递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业中所占比重偏低,发展水平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是我国产业发展链条上的薄弱环节,迫切需要提质增效升级。
第三,虽然我国服务出口特别是高附加值服务出口规模逐步扩大,服务出口占国际市场的份额不断提高,但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服务行业和服务业企业仍偏少,服务贸易逆差的规模不断扩大,与货物贸易呈非均衡的发展态势。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仍不合理,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在服务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偏低,运输、旅游、建筑服务所占比重偏高。
第四,我国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体制机制困扰尚未破除,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释放。比如,服务业企业大多实行轻资产运营,核心的资产是专利、商标、技术诀窍、商业模式、品牌、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房产少,知识产权质押政策目前尚处于试点阶段,与服务业相关的价值评估体系、产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仍然滞后,服务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申请贷款手续繁琐,成功率低,贷款成本高。同时,我国电力、民航、铁路、石油、天然气、市政公用等自然垄断行业需要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培育有效竞争。
根据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和特征,为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建议“十三五”期间加快推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
☞ 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充分释放服务业发展活力
采用负面清单管理方式。建议“十三五”期间对大部分服务业采用负面清单管理方式,进一步简政放权,放宽市场准入,减少行政审批项目。
深化垄断性行业改革。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发展演进,垄断性行业的自然垄断范围不断缩小。“十三五”期间,建议以培育有效竞争为目标导向深化我国垄断性行业改革,面向社会资本扩大市场准入,增强竞争活力进而降低服务价格。
加强市场监管。建议政府完善对事中、事后进行监管的规则,加强监管人才队伍建设,对服务市场进行有效、及时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同时,对电子商务、人力资源服务等行业,要开展常态化的市场监管。
建设全国统一市场。继续推进全国统一市场建设,消除各地方对外地企业的歧视性规定和行为,取消各地方对本地企业在税收、土地等方面违反规定的优惠政策。
☞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助推服务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降低服务业的综合成本和税费负担。落实政府已经出台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服务业企业和制造业企业实行相同的水价、电价、煤气价。加大对服务业的税收支持力度。
推动我国服务贸易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是优化我国外贸结构、促进外贸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今后要积极推进服务贸易便利化,完善和服务贸易特点相适应的口岸通关管理模式,优化服务贸易出口退(免)税有关政策,加大对服务贸易发展的支持和促进力度,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形成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体系。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和服务贸易集聚作用,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建立不同类型的服务贸易功能区。
加大对服务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支持商业银行研究制定对“轻资产”运营的服务业企业的信贷政策,缓解服务业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的状况。引导商业银行开展知识产权、应收账款质押业务,为服务业企业提供新型融资服务。鼓励风险投资、股权投资进入服务业领域。支持服务业企业在证券市场上市融资,支持服务业企业开展并购重组。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一是加强信用信息的收集、分类、处理、应用工作,提高信用信息的质量;二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跨部门合作和协调机制,实现各行业信用信息、各省市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和综合应用;三是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四是进一步加强对失信行为、失信主体的联合惩戒,进一步加强对守信行为、守信主体的联合褒奖;五是大力培育诚信文化,树立诚信风尚。
☞ 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升级,有效满足社会需求
加强标准制订工作。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行业内领军企业的作用,推进标准制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服务业标准体系,提高服务产品的品质。
制定针对性强、精准的产业政策,重点发展研发设计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物流快递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教育培训、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电子商务、商贸流通、文化娱乐、医疗健康服务、旅游、家政服务等发展潜力大的生活性服务业。
加强服务业和商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通信、宽带网络建设,在旧城改造、新城建设中注重商业配套,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支撑。
☞ 继续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增强服务业国际竞争力
积极参与多边、区域服务贸易谈判和全球服务贸易规则制定,加快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邻国家和重点市场谈判建立自由贸易区,积极推进与美国、欧盟的投资协定谈判,逐步建立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扩大自由贸易区的规模和范围,助推我国服务业发展。
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深化上海、天津、福建、广东等国内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逐步实现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提高我国服务业的开放度。
加强部门协调,推出更有力的支持政策,支持我国服务业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发展空间。
☞ 支持新兴业态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充分运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和手段,培育新兴业态。大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提高新兴服务贸易比重。适应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支持发展研发设计、物流服务、采购与营销服务、会展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贸易。拓展我国离岸服务外包业务领域,重点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研发、设计、互联网、医疗等领域服务外包,鼓励开展人才培训、资质认证、公共服务等,提高跨境交付能力。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