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PPP模式,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一项重大改革任务。PPP不仅是一种融资手段,也承担起促进体制机制变革、提升执政能力的使命,成为一项牵动全局的重大改革举措。2013年底以来,我国PPP改革有序推进,取得积极成效。
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介绍,几年来,PPP制度体系不断得到健全。财政部牵头制订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PPP模式的指导意见,印发PPP项目财政管理暂行办法,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在市政公用、水污染防治等领域推广PPP模式的实施意见。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也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出台了一系列制度规范和实施细则。
同时,以示范项目为引领,众多PPP项目纷纷落地实施。3年多来,我国陆续推出3批共745个、计划总投资规模1.95万亿元的PPP示范项目,涉及几乎所有公共服务领域。同时,建立对示范项目的跟踪指导、对口联系、动态调整机制,持续对示范项目实行嵌入式、全流程管理,确保示范项目规范实施,真正成为经得起考验的“样板”和“标杆”。
3年多来,我国切实加大了对PPP的扶持力度。财政部门积极探索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和金融资金参与PPP项目的有效方式,出台PPP项目“以奖代补”政策,安排资金80亿元对符合条件的新建示范项目和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存量转型项目给予奖励;支持符合条件的PPP项目申请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贴息等政策支持。PPP信息基础建设也进一步得到夯实。
当前PPP改革工作进入深水区,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和挑战。部分地方观念转变不到位,片面追求投资和GDP增长,不加区分地扩大、泛化PPP模式的使用范围,甚至将一些纯商业化项目硬套PPP模式,并对社会资本承诺过高的回报率。同时,民营资本参与率不高。分析其原因,一是部分政府在观念上有误区,认为民营资本不可控、风险高,加上项目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和民营资本合作会面临较大的审计、舆论压力。二是对民营资本的权益保障不足。PPP项目合作期比较长,民营资本担心合同无法正常履行。三是民营资本自身能力有待培育。目前除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较为成熟的行业外,不少领域特别是交通轨道领域缺乏有实力承接PPP项目的民营资本,客观上造成国企特别是央企唱主角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