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百姓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2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赫成的黄蜡石雕刻创业成功,靠的就是专业学习的底蕴,这正是大学赋予他的知识财富——
大学生创业,不要丢了专业
本报记者 李 哲

前不久,来自全国各地的6家风投机构纷纷派人前往江西省的小城鹰潭,寻找一位29岁的年轻人。但这位被资本相中的红人,却在想尽办法继续读书深造。用他的话说,就是要“创业不息,学习不止”。

靠专业觅得商机

“循着”风投的足迹,记者来到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雕刻示范街,见到了“80后”李赫成。走进前店后厂的雕刻车间,只见他正坐在石头堆里挑挑拣拣、比比画画。

“最近我们公司正全力以赴完成‘海昏侯’项目。”李赫成举起一只用黄蜡石雕刻而成的“爵”说道:“这件作品就是依照海昏侯墓出土文物雕刻的黄蜡石纪念品。”自从海昏侯墓被成功挖掘并火遍全国之后,相关的纪念品市场需求十分旺盛。李赫成公司凭借高超的雕刻技艺被选为指定合作机构,得到了一个大订单。

走出狭窄的雕刻车间,李赫成告诉记者,创业几年来,他已在全国开办了8家直营店,拥有20多个分销商,2015年公司利润已超千万元。同时,他还曾于2014年获评江西省“四个一批”人才,并于去年成功跻身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十强。

李赫成并无显赫的家庭,没有独霸天下的新技术,没有灵机一动的新点子,更没有大把的热钱供他起步。回顾他的创业之路,那是一条最为平凡的创业路,艰辛而踏实,真正让他在行业内脱颖而出的秘诀就是“专业”二字。

谈到创业,不得不从李赫成最为潦倒的时候说起。“2010年我从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毕业,背着我的画作回到鹰潭,想要闯出一片画家的天地。现实很残酷,画根本卖不出去。”李赫成回忆说,最艰苦的时候,他连馒头都得省着吃,吃一口馒头就一口水,这样馒头在胃里会迅速涨开,容易饱肚子。

画家当不成,李赫成开始四处打工。一个星期五,李赫成在店里值夜班。晚上10点左右,他发现店门外的街上陆续聚集了大量卖石头的“石农”,等待着凌晨“鬼市”开张。囊中羞涩的李赫成跟店门口的石农商量:“你来店里睡觉,我帮你卖石头,利润分成,咋样?”从这一夜开始,李赫成与黄蜡石结下了不解的缘分。

凭借着美术专业的敏感,卖了几天石头之后,李赫成发现了雕刻的商机。卖石头、雕石头……美术科班出身的李赫成从石农、学徒一路走来,逐渐转行成了石雕师,并开始小有名气。在技术和市场经验均有所积累之后,他的创业之路正式开启。

因为专业少走弯路

“尽管很多青年创业者认为自己在创业前有比较充分的准备,但实际上临时抱佛脚、调研走形式、创业无规划的也大有人在。”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青年创业现状报告2016》显示,青年创业走弯路的现象比比皆是。

在创业氛围日益浓厚的当下,如何避免大学生创业变成一哄而上、为创业而创业的“赶时髦”?2016年全国政协“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实施情况”视察团发现,“基于专业的创业往往起点高,竞争力强,可持续发展性也好”。

这一发现在李赫成身上得到了证实。当地人告诉记者,黄蜡石生意是余江县的传统产业,历史悠久,从业者数以万计。李赫成何以能够从千军万马之中突围?靠的就是专业学习的底子。不同于其他雕刻工人的互相模仿与抄袭,在李赫成的作品中,能够感受到巧妙的构思和不俗的品位。说到底,这是大学学习经历赋予他的知识财富。

李赫成店里展示着琳琅满目的黄蜡石作品,摆脱了千篇一律的菩萨、佛像、寿桃等形象,三国人物、红楼情景、现代写意……丰富的文化意境“跃然石上”。面对这样的竞争对手,没有专业学习背景的雕刻工经验再丰富也无法匹敌。

“学习不能停下来。”李赫成非常清楚自己的优势所在,因此,创业初获成功之后,面对雪花般飘来的订单,李赫成同时开始了华东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的学习。2016年,他前往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整整看了一个月的展览。“我接下来的愿望,就是到中央美院去学习一段时间。”李赫成说。

创业与学业并非对立

新学期伊始,教育部便为广大高校学生发了政策大礼包。新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明确,新生可以保留入学资格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入学后也可以申请休学开展创业。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等活动的经历、成果甚至可以折算为学分,计入学业成绩。

对于心怀创业热情、恰逢创业时机的大学生来说,这可谓实打实的政策福利,可以让大学生在兼顾学业的前提下抓住眼前的创业机会。然而,此项政策绝不是将创业与学业对立起来,更不是鼓励大学生忽视学业,一味创业。

“在校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概率远没有毕业三五年的毕业生高,这说明创业存在‘关键期’问题,提醒我们不能只关注在校生,更应该关注毕业3年左右的大学生。”全国政协“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实施情况”视察团认为,在校生不妨用更多的时间学习创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积累必要的经验与资金,为创业做更为充分的准备。

2002年,从旅游专业毕业4年的吴志祥辞去工作,与两位大学同学、一位老师开始创业,准备从旅游网站做起。他们最初的工作地址选在了一间大学教工宿舍,面积10平方米,房租每月20元。基于自己的专业背景,以及4年的旅游相关工作经验,吴志祥的创业目标明确、起步踏实,很快便有了起色。

如今,这个4人小团队已经发展成为拥有15000名员工的休闲旅游在线服务商,获得了数十亿元的投资。这家公司就是同程旅游。

翻阅《中国青年创业现状报告2016》,记者发现目前青年创业选择“互联网+”项目的较多,选择“中国制造”的较少;选择做平台或中介的较多,选择做产品的较少。这一调查结果给人启示,“中国制造”会不会是下一个创业风口?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当下,如果有更多的大学生精于专业、踏实学习,尔后在产品上创新创业,也许他们将搭上新一列创业快车。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