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读者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7年2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留住“活着的文化”

今年春节,我回老家吉安县罗山村过年,感受最深的就是:村民富裕了、村容整洁了、乡村更有活力了,而乡景依旧美丽、乡风依旧纯朴、乡情依旧浓烈。

作为革命老区的吉安县,在建设美丽乡村时,将保护传统村落、弘扬特色风情与生态产业融为一体,让广大村民在城镇化建设中延续农村人文关怀和社会情感,获得更多幸福感和过上更高质量的生活。

首先,在乡村建设时,注重保护传统村落的“活态文化”。传统村落,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鲜活载体,维系着中华民族最浓郁的乡愁。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延续文化脉络,才能真正实现“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对此,该县以“三尊重”(尊重自然环境,尊重村庄肌理,尊重群众意愿)与“四不”(不挖山、不砍树、不扒房、不填塘)的原则,走“政府引导、专家参与、村民自愿、就地改造”的路子,打造出了渼陂、钓源、瑶池等13个“中国历史文化古村”。

其次,将“活态文化”作为发展地方经济、传承民俗文化的一道风景线。近年来,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部分村庄已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农村的许多土地被撂荒,出现农村空壳化,但该县利用扶贫攻坚惠民政策,实施土地集约化管理,大力推行百姓致富工程,在改善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条件的同时,尽可能留住传统文化之“根”,让群众在有历史记忆、有地域特色、有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中找到致富之路,成为记忆乡愁、传承传统文化的受益群体。

再次,注重保护原住民创造的无形文化,包括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该县在梅塘镇等7个传统村落聚集地区实施旅游扶贫战略,把旅游、扶贫和生态有机结合,带动当地特色农业发展,让农民在乡村留得住、干得好、过得幸福,让“活着的文化”活得更好。

(江西吉安县人社局 肖子杏)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