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2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你值得更好的
□ 徐 达

爱情乃至婚姻需要建立在男女双方人生态度相契合的基础上,并“时时更新”,才能有所升华

又是一年情人节,在不少情侣纷纷“发糖”之际,闺蜜却失恋了。

闺蜜是位心地柔婉细腻的姑娘,从小看古典诗词和名著长大,有着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一份待遇优渥的工作和京城一处自己的小窝。她对爱情抱着独有的看法和美好的想象,在朋友们说“你条件不错,千万别找个一穷二白的,还得跟他一起奋斗”的时候,她起先也是客观冷静,后来还是和一个曾经的同学相恋了,对方连份正式稳定的工作都没有。小伙善良的心地、恬淡的性格和真诚的关照打动了她,小伙对闺蜜说,“我是农村出来的孩子,物质基础不好。”闺蜜回答,“物质条件之类是很重要,但我一直相信,有比这些更重要的东西在。”

然而,现实总是比想象的残酷。小伙不仅物质基础不好,还很自卑,他只愿走一步是一步平淡地生活,甚至不愿为将来的生活做打算和准备,尤其当发现现实的打拼远比想象的要难时,对这段感情就失去了信心,甚至萌生了逃离的念头。闺蜜觉得不要求物质,只求对方积极向上,能让自己看到一些希望都做不到,也无比失望和难过。当他们一步步被困扰和折磨时,闺蜜的理智能做出决断,感情的抽离却如抽丝剥茧般难,她说“这种过程好像掏空了身体的一部分似的”。

其实,这样的故事又何止此例。在鲁迅先生1925年创作的短篇小说《伤逝》中,主人公涓生和子君在勇敢走出封建家庭后仍不可避免的爱情悲剧,就突出反映了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爱情的难题。小说借涓生的口鲜明地提出:“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一方面,“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这样的爱情是先天不良的,早晚会死去,仅因为不舍而强行续命的意义不大。爱情带来的甜蜜也好,欢愉也好,如果不能以现实和痛苦作为试炼,其本身就是脆弱的。

但另一方面,受伤而不相信爱情,一头扎进现实也并非就是对的。如今越来越多青年男女在寻找另一半时认为“不要动感情,才能少受伤”“那些条件不好的想都不要想”。甚至有人认为婚姻可以与情感无关,是一场精打细算的交易,对身边的事物都是以计算为主,得到的快乐也是计算导出的结果。然而这样虽很少受伤,也少有真正的快乐。

对爱情不是不应有所期待,而是在现实社会,爱情乃至婚姻需要建立在真实的生活,以及男女双方人生态度相契合的基础上,并“时时更新,生长,创造”,才能有所升华。

正如民谣歌手赵雷在歌里所传达的,那遗憾总和擦身而过有关,也许南方姑娘没能爱上北方的秋凉,也许玉林路尽头的小酒馆浇不灭起程的离愁,但无论怎样,要“守住那些始终干净的东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