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理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2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牢记职责使命 引领正确导向
尹韵公

习近平总书记在“2·19”重要讲话中,用“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等48个字,对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作出了集中鲜明的概括,具有极强的时代特点和指导意义。当前最重要的是,我们要一如既往地牢记光荣使命、神圣职责,坚决落实好贯彻好“48个字”,推动新闻舆论工作可持续地健康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作出应有贡献。

牢记职责使命,就要坚持党性原则,增强核心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同其他国家新闻学的显著区别就在于,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根本指导思想。这一性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髓必定是党性原则,党性原则又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法宝。坚持党性原则,一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媒体格局如何变化,党管媒体的原则和制度都不能变;如果不能掌握新闻舆论阵地,就可能犯颠覆性错误。二是坚持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统一的,坚持党的立场就是坚持人民的立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确保新闻媒体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立场,而不是为少数人或广告商或资本集团服务。三是必须自觉而坚定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所有媒体的全部工作都必须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尤其是当下,新闻媒体要积极发挥自己的功能和作用,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着力增强核心意识,不断巩固全党共同的思想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

牢记职责使命,就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正确舆论导向是新闻工作的生命。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任何新闻报道都有导向,此理中外皆同。我们要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思想贯穿到新闻采集、撰写、编排、发布的各个环节之中,引导人们分清对错、好坏、善恶、美丑,激发人们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一是坚持导向统帅内容,内容服从导向,不能让八卦新闻、负面消息充斥报纸版面、电视荧屏和网络空间,特别是要把党管媒体和舆论导向原则贯彻到新媒体领域,将从事新闻信息服务、具有媒体属性和舆论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纳入管理范围,对新闻信息服务和相关业务从业人员实行准入管理。二是坚持社会责任高于新闻价值,群众利益大于市场标准。不能只顾博眼球而放弃高尚情怀,也不能一味追求流量而丢掉社会责任。如果任由所谓的负面“真实”、阴暗“内容”连篇累牍地出现在报纸电视和手机微信,社会就会缺乏精神,甚至人心也会散掉。无论任何媒体,都决不能发表同党中央不一致的声音,决不能为错误思想言论提供传播渠道。三是坚持把握时度效的有机统一。时度效是检验舆论导向水平的标尺。时机、力度、效果三者是“成套设备”,新闻当然讲时机,但也不能追求首发而偏离了真实;新闻也要讲效果,但也不能注重效果而失去了先机。时度效三者都要顾及,不可只顾一头而偏废另外二头,否则这个“成套设备”的运转不可能正常。我们不能为取悦受众而“失向”、因盲目介入而“失准”、为吸引眼球而“失真”、为过分渲染而“失范”、为刻意迎合而“失态”,我们必须头脑清醒,最重要、最根本的导向就是新闻舆论工作都要有利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推动改革发展,有利于增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牢记职责使命,就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方针。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国家面貌焕然一新,民族自信达到空前未有的高度——这些不争事实,是我国的主干和主流展示。而反映这些主干和主流的客观存在,肯定就是正面宣传的必然需求。同时也要看到,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枝节和支流问题也有不少。因此,我们既要更多地宣传社会的光明伟大,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也要直面现实生活的丑态和阴暗,激浊扬清,针砭时弊,把正面宣传同批评报道、舆论监督有机而又有效地统一起来。

牢记职责使命,就要不断增强国际话语权。目前,我国经济规模已居全球第二位。讲述中国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是时代给中国提交的任务,也是世界给中国提出的要求。随着国家实力、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也将得到有力改进,获得大大增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努力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真实生动鲜活地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声音在全球更广范围更宽领域赢得国际社会的普遍理解和广泛认同。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原所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