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保险市场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结构调整成效显现,有效防范风险,助实体惠民生能力明显提升。与此同时,如何为经济大局提供更贴身和周全的服务,如何提升保险资金运用能力,也将给行业带来更多考验
2月14日,中国保监会公布了2016年保险行业成绩单。2016年保险业提供风险保障金额2372.78万亿元,同比增长38.09%,高于原保险保费收入增速10.59个百分点,保额增速明显快于业务增速。系列数据为“保险业姓保”作出了形象诠释。
规模增长结构优化
“保险业姓保”就是以人民的需求为中心,提升保险业服务能力。
很明显,要姓好“保”首先要提升全行业能力,增厚服务大局的资本。数据显示,2016年,全行业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10万亿元,同比增长27.50%。其中,财产险和人身险业务分别同比增长9.12%和36.51%。保险业资产总量15.1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2.31%。保险业进入更快发展阶段。
首先是保险业务规模快速增长。寿险业一马当先,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7442.22亿元,同比增长31.72%。其中,普通寿险贡献突出,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0451.65亿元,同比增长55.34%,对行业保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55.77%。健康险业务则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042.50亿元,同比增长67.71%。财产险业务的增速也相当稳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8724.50亿元,同比增长9.12%。其中,车险业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6834.55亿元,同比增长10.25%。
“不仅业务规模扩大,更重要的是行业发展结构有所优化。”保监会统计信息部调研员、副处长段海洲分析数据时说,从产险看,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农业保险、责任保险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16年,农业保险、责任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417.71亿元和362.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42%和20.04%,占产险业务的比例分别为4.79%和4.15%,分别同比上升0.10和0.37个百分点。
在行业结构上,市场集中度进一步下降。2016年,已开业全国保险机构共203家,较年初增加9家。人身险公司前10家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合计15683.75亿元,市场份额为72.3%,同比下降3.55个百分点。财产险公司前10家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合计7924.67亿元,市场份额为85.52%,同比下降0.72个百分点。
服务大局能力增强
2016年,保险业累计赔付支出10512.89亿元,同比增加1838.75亿元,增长21.20%,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这一数据在近几年一直处于不断攀升中。
“2016年保险业服务经济大局主要抓住了两大主线,一是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另一个是脱贫攻坚战略。保险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主要是助力振兴实体经济。”段海洲表示。
据了解,2016年仅出口信用保险就累计为8.22万家出口企业,提供风险保障4167亿美元。“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是2016年保险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绪瑾说。
此外,截至2016年底,保险业还累计发起设立债权、股权和项目支持计划659项;合计备案注册规模1.7万亿元,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在助推脱贫攻坚和民生改善方面,去年保险业大显身手。2016年,农业保险参保农户2.04亿户次,提供风险保障2.16万亿元,为3822.71万户次支付赔款299.21亿元,同比增长26.22%。截至2016年底,全国31个省(区、市)保险公司承办的大病保险业务覆盖人群达9.7亿人,累计支付赔款300.90亿元。大病保险患者实际报销比例在基本医保的基础上提升了13.85%,整体报销比例达到70%。
中银国际证券魏涛认为,2016年政策支持保险服务实体经济,使保险产品和服务、包括资金在内的供给显得更加多元和完善,保险市场、保费增长点也更加丰富;同时保险公司业务价值转型战略的延续,使保险业务本身的价值成长也更加稳定。
尚需提升“姓保”意识
虽然去年保险业成绩向好是不争的事实,但保险业如何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为经济大局提供更贴身和周全的服务,也是保险业需要面对的一大难题。
对此,保监会相关负责人不久前曾给出方略,即做实三项服务,从服务脱贫攻坚、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三个方面入手,全面落实“保险业姓保”,把保险业服务全局推向新的高度。
作为保险业发展的另一个轮子,保险资金运用也备受关注。
“2017年可能是保险资金运用非常困难的一年”,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表示,部分中小保险公司的短期流动性风险需引起高度重视。保险资金面临的债券市场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形势严峻。陈文辉给出的方案同样是:2017年及今后一段时期,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工作将牢牢把握“保险业姓保、保监会姓监”定位,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