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7年2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音乐小镇曲飞扬
本报记者 雷汉发 熊 丽 宋美倩

周窝,冀东南平原武强县的一个普通村镇。

周窝,说普通,又不普通。这是一个被音乐点亮灵魂的特色小镇。

无中生有

小地方立起大产业

可以说,没有河北金音乐器集团,就没有周窝音乐小镇。

2月9日,记者走进金音集团打造的世界乐器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乐器变形金刚”,由金音生产的89件大大小小的乐器搭建而成,这是金音自1989年创业以来的缩影。

从一个生产乐器配件的乡镇小厂,到产量位居世界第二、全国第一的西管乐器企业,土生土长的金音集团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目前金音集团拥有员工2300多人,年产各类西管乐器110多万支,80%以上出口,拥有100多项专利,还是12项行业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在金音集团带动下,整个武强县的乐器制造和配套加工企业达到51家,行业年产值10亿多元,成为武强乃至河北省的特色经济要素和支柱产业。

记者看到,世界音乐博物馆所在的“全国音乐教育服务联盟(武强)基地”,具有音乐教育培训、乐器产品展示、线上线下销售、音乐活动交流、乐器新品研发等多种功能,乐器生产制造+培训教育+创意体验+物流配送于一体的全乐器产业链条,正在这里形成。对于这个项目,金音集团总经理陈学孔寄予厚望。他告诉记者,近年来,企业的生产计划比较稳定,但随着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倒逼着企业转型升级,从供给侧下功夫,开拓新空间。

2012年,金音集团与北京璐德音乐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吉他协会合作,选中附近具有典型北方民居特色的周窝村,开启了一场音乐小镇的筑梦之旅。

土洋混搭

音乐成就梦想

一纵一横两条主街,将周窝村分成了和、谐、富、国4个街区,一排排院落规整大气,门上贴年画,窗上有窗花,大红灯笼高高挂,房顶上吉他形状的风向标呼呼地转。再一看,墙上画的是个外国人陶醉地吹着萨克斯。还有的人家,影壁上画着个老农民,头戴草帽,手里却拿着把吉他。

音乐不仅是产业,更是生活。行走在周窝,东西结合、土洋混搭碰撞出的惊喜不时闪现。这里家家有乐声,人人爱音乐,家风村风特别和谐。无需刻意寻找,音乐的元素流淌在这里的每一个角落。

走进金音萨克斯公社,一曲《小城故事》刚入尾声。今年58岁的郭玉管大姐在金音集团工作了十几年,负责给乐器做抛光。“那时候就经常想,啥时候咱也能吹吹萨克斯啊”,说起音乐,郭玉管眼角眉梢都是笑。如今她家里种着3亩地,每天还来萨克斯公社上班,向游客们介绍乐器,与“萨友”们交流切磋。

现在,她已经学会了好几首曲子,并成为周窝村西洋乐队的一员。这个由40多位农民组成的乐队,年纪最大的成员已70多岁。“音乐让人心情好!一吹萨克斯,我就精神了!”她对陈学孔说:“我刚学了《北国之春》和《走进新时代》,您听听?”

干了几十年装修的韩强,不仅用刮腻子的手弹起了乐器,还开了家音乐会馆,教孩子们钢琴、电子琴、吉他和架子鼓,是远近闻名的能人。记者看到,七八个孩子正在这里练习,韩强不时走动观察,调整孩子的手势。目前正读五年级的王国瑞,学了大半年的架子鼓,刚刚考完专业三级,韩强夸奖他说,“接下来可以直接考五级或者六级”。

音乐,为梦想插上翅膀。在璐德国际艺术学校教钢琴的王玮,节假日经常来麦穗咖啡屋弹唱,他的梦想是登上更大的舞台。在音乐小镇,可以更专心创作,和国内外艺术家的交流让自己进步更快。

周窝音乐小镇接待经理葛杏丽告诉记者,周窝村常住人口259户,1110多人。璐德公司将其中三分之一的闲置民房打造成特色院落,建设萨克斯公社、吉他制作坊、乐器体验馆等。一些不沿街的院落则建设为民宿,目前可同时接待300人住宿、1000人用餐。通过举办麦田音乐节、吉他艺术节等活动,音乐小镇的人气节节攀升。

2012年,周窝第一次举办吉他音乐节,“一下子来了十几万人”。陈学孔还记得,那时候全县才65张床位,连评委都不够住。经过几年的发展,这里接待能力有了大幅提升。据统计,近年来,小镇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00余万人,周窝村村民年人均收入突破1.7万元,带动音乐人才输出、音乐创作、乐器销售、餐饮酒店等相关行业产值1亿多元。去年10月份,周窝音乐小镇还被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共同认定为首批中国特色小镇。

登高望远

“文化+”做足特色文章

记者看到,金音的产品在音乐小镇随处可见,品牌“植入”可谓强势。陈学孔笑言,以前是有了金音,才有音乐小镇。但这些年,很多人是先认识音乐小镇,再了解金音。音乐小镇让企业与消费者零距离接触,给企业转型升级的勇气,产品创新和市场定位也更加准确。“我们正在充分享受文化的红利。”陈学孔说。

特色小镇,“特”字当先。如何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推进其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深度融合?

武强璐德音乐文化公司总经理董玉戈对此有清醒的认识。2011年,董玉戈受陈学孔之邀,从北京来周窝打造音乐小镇,一待就是五六年,一步步把梦想中的音乐小镇变成现实。“我们希望打造一个有度假感的音乐小镇,吸引追求生活品质的人来享受慢生活。”董玉戈说,要平衡好商业与文化。音乐小镇要招商不难,但有些繁荣没有持续性,如何让游客来了还想来,就需要文化的支撑。

“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培养当地的文化氛围,通过培训、解决就业等多种方式,提升村民的音乐素养,更好地融入音乐小镇,实现与国际接轨。”董玉戈说,目前音乐小镇正在建设军歌博物馆音乐体验中心、原创音乐人工作室等二期工程,吸引更多的音乐人,做足音乐文章。

在董玉戈看来,前5年做的主要是“文化事业”,就像育苗一样,这是必经阶段,虽然很难,但是不能看轻,不能跳过。接下来的5年,要打造“文化产业”。

2月10日,记者见到董玉戈时,她刚从北京与北大青鸟音乐集团商议合作细节后回来。去年10月,北大青鸟主办的第一届波兰艺术圈中国行在周窝巡演,并与武强县确定合作意向。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北大青鸟音乐集团将把总部迁到武强县,成立北大青鸟文化产业集团,计划3年内投资50亿元,打造周窝音乐小镇及武强文化产业,并引入旅游、教育、文化地产、音乐、电影五大板块在武强落地。“借助资本的力量,音乐小镇将实现从量变到质变。”董玉戈满怀信心。

“无中生有,有中生新,新中生大,武强把一个企业变成一个产业,把一个产业变成一个集群。”武强县委书记侯桂宁认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要耐得住寂寞,顶得住压力。未来5年,武强将把文化与扶贫紧密结合,以文化产业为带动,积极打造复合产业。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