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绿色是农业的本色,绿色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要求。
近年来,我国重视农业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旱作节水农业、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取得了积极进展,对防治面源污染、改善人居环境、保护水土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认为,在我国农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仍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生态环境“紧箍咒”对农业的约束日益趋紧。一方面,农业资源长期透支、过度开发,大量开荒种地、围湖造田和开采地下水,资源利用的弦绷得越来越紧;另一方面,农业面源污染加重,土壤退化,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已经亮起“红灯”。
农业发展面临“成长的烦恼”,对此,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实施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加大东北黑土地保护支持力度,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继续实施退牧还草工程。
2016年,国家率先在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开展轮作试点,在河北地下水漏斗区、湖南重金属污染区和西南西北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开展休耕试点,先期启动616万亩耕地轮作休耕试点。余欣荣表示,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将禾谷类作物与豆类作物、旱地作物与水田作物等轮换种植,可以调节土壤理化性状、改良土壤生态,实现用地养地相结合。当前,我国土壤退化、生态脆弱的区域较广、比重较大,只能选择问题突出、治理紧迫、代表性强的区域,先行开展试点。今后3年至5年,根据农业结构调整、国家财力和粮食供求状况,将适时研究扩大试点规模,缓解绷得过紧的资源环境压力,让疲惫的耕地得以“喘口气”。
针对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推进农业清洁生产的问题,农业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最大难题在于化肥农药的滥用、过度使用。1979年至2013年35年间,我国化肥用量由1086万吨增加到5912万吨。近几年,因大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化肥用量增长率出现下降,但农作物亩均用量仍高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业面源污染,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在此背景下,农业部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提出到2020年,化肥利用率达到40%以上,力争实现农作物化肥使用量零增长;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力争实现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今年,有关部门将继续开展水果、设施蔬菜、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示范,推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大力推进科学施肥施药。
在资源要素趋紧、种植效益偏低、环境承载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靠大量投入资源和消耗环境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农业发展必须转变方式,走可持续之路。因此,中央一号文件把农业节水作为方向性、战略性大事来抓,提出要加快完善国家支持农业节水政策体系,加大大中型灌排骨干工程节水改造与建设力度,同步完善田间节水设施,建设现代化灌区,大力实施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行动,集中建成一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目前,东北节水增粮、西北节水增效、华北节水压采、南方节水减排等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已取得亮眼成效。水利部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2145万亩,为促进节约用水、保障农业增产增效提供了坚实保障。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已有灌区的节水改造力度,到2020年基本完成全国434处大型灌区和2157处重点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届时,全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例将提高至60%以上,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例提高至30%以上。
中央一号文件还提出要加强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推进山水林田湖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加快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全面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启动长江经济带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把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落到实处。对野生动植物保护、沙化土地封禁与修复、水生态修复治理等都提出了新要求。可以预见,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农业生态环境将大为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