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2017新春走基层 感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2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基层的土壤中成长
本报记者 张 倩

农历大年三十,我来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鞍钢,采访依旧坚守在岗位上的钢铁工人。走进厂区,我的眼中是林立的高炉和厂房,耳边是机械的碰撞、燃烧的炉火、安全员的哨声共同汇出的旋律,整个场景十分震撼!

炉前工人徐险峰前一分钟还在向我介绍业务,他忽然发现高炉设备有情况,立刻奋不顾身地“蹿”到了不停喷溅铁水的高炉旁处理,没有丝毫犹豫。钢轨生产线上的一位工人为了学习进口新设备操作,坚守在不到10平方米的操作间,连续加班一个月,啃下“硬骨头”。这群兢兢业业、辛勤奉献的工人,深深地触动了我。

钦佩工人的敬业,更为他们的质朴真情动容。“高炉前作业苦是苦,但苦中有乐哈!我们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时就特别高兴!”炉前值班班长张亮说。他看到我举着手机进行直播,便想通过镜头,向一直支持他工作的家人说声感谢:“我不能在团圆的时刻陪在你们身边,你们受委屈了……”

等忙碌的炉前工人轮流用午餐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半了。从食堂用饭盒打回午餐,在可以近距离观测高炉生产状况的休息室里用餐是他们常年的习惯。除夕的伙食有鱼有肉,还有一锅东北特色的炖酸菜。虽然简单,但这饭盒里的“年夜饭”就是辛苦了一年的炉前工人在除夕最大的慰藉。

通过这次采访,钢铁工人身上“求实、奉献、拼争、创新”的精神给了我一次心灵的涤荡。作为一名年轻的新闻工作者,我愿扎根基层,坚守初心,在基层的土壤中成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