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过年,最能体现时代的精神文化风貌。社会在不断进步,过春节的形式和内容也需要与时俱进。我们不妨用新的认识和更有益的方式迎接新的一年
春节前夕,一位网友在微信朋友圈晒出了一份倡议:春节是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今年春节我要多陪伴家人、少刷手机,多面对面关怀、少机对机互动,多深度思考、少铺张浪费,过一个健康文明的假期。此文一出,在微信朋友圈中获得连连点赞。
近些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需要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过年,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文化风貌。于是,一些人在尝试换种方式过大年,这一点在这个农历鸡年春节体现得格外明显。特别是,一些体现民族优良传统的民俗日益引起人们的精心呵护,一些陈风陋习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随着环保意识的觉醒,当前越来越多的家庭不再崇尚“爆竹声声辞旧岁”,而是更加注重“新桃换旧符”,蕴藏着“福”“财”“丰”“和”等字眼的春联,被家家户户张贴在门旁,折射出人们谋发展、求富裕、追幸福的精气神。虽说“爆竹声声”是千百年来“年味”的一种象征,很多人一想到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空气污染、火灾隐患、安全风险、噪音危害,想到环卫工们的清扫之苦、受伤者的切肤之痛,纷纷选择不放烟花,改赏鲜花。在北京,“春节霾”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鲜花市场的异常火爆,人们买来鲜花装扮自己的房间,给新春佳节增添一抹绿色的生机。
过去,很多人在过年时讲究的是丰衣足食、年年有余,餐桌上要摆上吃不完的美味佳肴,以烘托节日的喜庆氛围,体现一个“足”字。然而最近几年,节俭已经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人们不再热衷攀比年夜饭的奢侈,而是把对新年的美好期待从餐桌上转移到精神文化生活中。一项网络调查显示,今年春节,读书和电影这两项文化活动受到很多群众的追捧,有人利用这个假期读几本书,沉下心来思考一年来的得与失,也有很多家庭走进影院观看贺岁片。此外,出门旅行也成为很多家庭的选择,和家人“在路上”晒幸福成了过年的新时尚。
“天下无不可变之风俗。”风俗的优劣,不仅关系到社会的精神面貌,还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盛衰。社会在不断进步,过春节的形式和内容也需要与时俱进,顺应潮流。在欢喜和期待中,我们不妨用新的认识和更有益的方式迎接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