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2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花馍香满堂
蔡立鹏

过年的打开方式是什么?也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只要我们保持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不管身处何地,采用什么方式,都能拥有一个有滋有味的春节

过年是富平人最快乐和难忘的时光,淳朴的乡人放飞着心情,拉长着幸福

我一直很佩服母亲的手,它有时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也和很多生活在黄土地上的农人一样,能赋予许多平凡事物美好的韵味。比如,一块面团,就能在母亲的手里成为赏心悦目的造型。

按照老家陕西富平的习俗,过了腊八节,就进入了春节时段,扫屋子,祭灶神,买年货,炖肉。哪怕是烟熏火燎的旧房子,也一定要用报纸糊上,或者刷一层石灰白。哪怕是一件旧衣服,妈妈们也会精心地缝补、裁剪、洗净,让其看上去焕然一新。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吃,一到年关,孩子们的馋虫就呼啸而出,看着大人们宰鸡割肉、压面蒸馍,磨白面、炸丸子、蒸盘子,就急切地盼着年快些来。

年前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蒸“花馍”,这项细致而显示主妇能力的任务,自然非母亲莫属。

捉襟见肘的日子似乎能催生人们无限的创造力,以面食为主,自然要在面食上做文章。

传统的富平“花馍”不仅是春节的主角,村里逢婚丧嫁娶,或者孩子过周岁,清明上坟都要蒸相应的“花馍”。祭祖供奉的花馍多以大型的图案和飞禽走兽、水果蔬菜为主,如“龙凤呈祥”“二龙戏珠”“丹凤朝阳”等,要求典雅优美、逼真生动。孩子过周岁,外婆家一定会送“小老虎”“老鼠”“兔子”“鱼”等等,以示人丁兴旺、幸福吉祥之意。给老人祝寿,要送大寿桃花馍,以求平安吉祥,恭祝老人延年益寿。

这些林林总总、用途各异的“花馍”在与母亲一样的村妇手里制作完成,成为那样一个贫乏年代赏心悦目的“艺术品”,丰富了村野,愉悦了孩子们的世界。

过年的“花馍”是所有花馍中的至尊长老,具有最高地位。春节前蒸的“花馍”主要是供奉祖先的“献碟”和拜年时相互赠送的“礼馍”,那时候过年,能给亲人送一两个白面馍馍就是很好的心意了,如果是精工细作的“花馍”那就更是有面子了。礼馍分为三种:一种是媳妇要给娘家带的“大馍”,状如蜗牛壳,里面包的是菜油、干面、葱花合拌的馅;一种是带给不太走动的远方亲戚的“小馍”,形如菱角;另外是自家吃的馍,做成老虎、小鸟、鱼等各种吉祥动物的形状,在馍顶部表面会用红色颜料点上红点,象征吉祥。

从年三十到正月十五,乡村中到处可见互送礼馍的欢快场面。

母亲做这些造型各异的“花馍”最常用的工具一般是木梳、顶针、剪刀、菜刀、筷子等,一番搓、揉、压、折、卷、拼、剪、贴、扎、捏,一个动物或者植物造型就栩栩如生了。再加上用红豆、黑豆、红枣、花椒点制的眼睛,放在笼屉里蒸上半个多小时,出笼以后,用红、黄、绿等食用颜料把花瓣、枝叶一染,鲜灵灵、活生生、香喷喷的喜庆花馍就做成了。花馍晒干之后不变形,耐储存,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

在老家富平,妇女几乎人人都是制作礼馍的高手,年长的妇女技艺更是高超。她们捏啥像啥,虎就是虎,猫就是猫,鱼儿就是鱼儿,各有神气。虽为静物,却有动感,就像活的一样。

过年是富平人最舍得铺张的日子,更是一年中最快乐和难忘的时光。人们互相拜年,互相祝福,坐在炕头,吃吃喝喝,拜祖先,问候亲人,生活的所有艰辛在此时都暂且放下,淳朴的乡人放飞着心情,加深着亲情,拓展着友情,增强着感情,拉长着幸福。

后来,母亲跟随我离开了家乡,乡情和乡俗似乎也在时光的消磨里渐渐变淡了。但是每到过年,母亲还是会蒸几笼馍馍,这其中也一定会有几个简单的“花馍”,或者是一只胖胖的老鼠,或者是一条灵动的小鱼,它们玲珑而可爱,这些熟悉的形象既带给我感官的欢愉,也让我念起故乡,念起那个遥远的小村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