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一线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1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粪污变废为宝 呵护美丽乡村
——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调查
本报记者 乔金亮

阅读提示

随着我国畜牧业快速发展,在满足不断增长的畜产品需求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养殖废弃物。据统计,全国有1亿多个畜禽养殖场(户),每年生产8625万吨肉类、2999万吨禽蛋、3870万吨奶类,同时产生了38亿吨畜禽粪污,对生态环境特别是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

污水横流不是美丽乡村,臭气熏天不是小康社会,绿色才是农业的本色和特征。如何推进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畜禽粪肥还田还面临哪些难题,不少地方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经济日报》记者近日在北京、上海、四川等地进行了调查。

《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畜禽养殖业排放的化学需氧量达到1268.26万吨,占农业源排放总量的96%;总氮和总磷排放量分别占农业源排放总量的38%和56%,畜禽粪污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全国有24个省份畜禽养殖场(户)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占到本省农业源排放总量的90%以上。

大规模的畜禽粪污,如果变废为宝,将是巨大的资源库;处理不好,必然会对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以洞庭湖区为例,该区域水环境敏感,畜禽粪污处理压力大,一些地方养殖污水不仅排入地表水,还下渗到浅层地下水,导致湖区部分地区地下水氨氮超标,对湖区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个别大型养殖场因粪污处理不当,向周边环境随意排放,污水和臭气也影响到群众生产生活。

近年来,社会公众对加强畜禽污染防治、保护生态环境形成共识,全社会关注支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氛围初步形成。在政策支持和市场倒逼下,粪污处理设施设备不断完善,治理机制逐步健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持续提高,综合利用率从2012年的50%提高到2015年的近60%。2015年畜禽养殖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比2010年降幅分别达11.5%和15.4%,超额完成“十二五”减排目标。

不过,《经济日报》记者对很多养殖户采访时了解到,种养结合不紧密,导致畜禽粪肥还田难题依然存在。一种是种养主体分离,无处“还”。过去,农民既种地又养猪,种养结合很紧密。随着规模养殖发展,传统散养户逐步退出,养殖与种植分成两类主体,养猪的不种地,种地的不养猪,隔绝了粪便还田的通道。另一种是有机肥施用劳神费力,不愿“还”。与化肥相比,有机肥施用成本高、见效慢,加之农村缺少青壮劳动力,有机肥特别是液态有机肥既脏又臭,农民使用有机肥的积极性不高。

如何解决畜禽粪污处理的难题?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基于我国畜禽养殖小规模、大群体与工厂化养殖并存的特点,坚持能源化利用和肥料化利用相结合,以肥料化利用为基础,以能源化利用为补充,同步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

从2016年起,农业部选择典型区域,开展试点示范,探索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新机制新模式。在洞庭湖区开展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治理试点,选择4个养殖大县,支持规模养殖场建设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养殖密集区域建设集中处理中心,建立粪污资源化利用有效模式;启动南方典型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项目,中央财政投入资金5.4亿元,在鄱阳湖、巢湖、太湖等8个流域开展试点,重点支持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工程设施建设。

在全国生猪养殖大县浙江龙游,浙江开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一个以猪粪为原料的2兆瓦沼气发电和有机肥生产项目。同时,在全县的生猪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园区建了912个集粪房,猪粪全部回收,每年生产的1500万千瓦时电量并入国家电网,3万吨沼渣制作固态有机肥1.6万吨,15万吨沼液经10%浓缩制作液态肥。

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马有祥说,今后将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以畜禽养殖废弃物减量化产生、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为重点,实施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整县推进废弃物综合利用,实现区域农牧循环和零排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