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绿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1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部分区域海洋生态系统有生态功能退化和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趋势——
让海洋生态“健康”起来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沈 慧
①北京南城古玩城售卖的砗磲饰品。 本报记者 沈 慧摄
②海南三亚亚龙湾贝壳馆展示的珊瑚和贝壳。本报记者 陈 颐摄
背景图为盘锦辽河口附近的滨海湿地。 新华社记者 郭求达摄

自1月1日起,海南开始全面禁止出售、购买、利用珊瑚礁、砗磲及其制品,以保护其生存环境。随着禁令实施,昔日因砗磲而兴盛的海南潭门镇,如今已基本全面下架相关制品。

事实上,早在1988年我国已将红珊瑚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禁令之下,蓝色保卫战近况如何?

收藏热背后的珊瑚之殇

临近春节,北京的南城古玩城有些冷清。不过,偶尔前来问询的顾客除了对传统玉石青睐有加外,也对砗磲、珊瑚等制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这串砗磲项链多少钱?”“800元。”“珊瑚项链呢?”“原价1800元,清仓处理,800元吧。”一家仅几平方米的摊位前,已经退休的邓女士指着一串米粒大小的碎石串成的红色珊瑚项链问价。

“同款的珊瑚项链,去年以1800元的价格卖了40多条,现在只剩下了两条,所以便宜处理了。”摊位的女老板告诉记者,她的珊瑚大都来自海南,因为质坚色艳,看起来高贵典雅,颇受年轻女士喜爱。

南三环,相隔10多里外的一处花卉市场,因为平时客流量较大,也聚集了一批珠宝卖家。不过,同南城古玩城一样,这里为数不多的珊瑚、砗磲制品并未摆放在显眼位置,而是隐藏在其他珠宝、工艺品中,或是被摆在了不易被察觉的角落。

“最近暗访较多,查得严,不能拍。”一家珠宝店铺里,见记者掏出手机要拍照,50岁左右的男老板马上警惕道。据他介绍,店内砗磲制品多未玉化,售价从30元到数百元不等。

橱窗里一大一小两串深红色珊瑚项链售价为5000元,旁边的一段树枝状珊瑚吊坠售价则要上万元。“物以稀为贵,珊瑚自2010年左右在市场上走俏。这支珊瑚产自台湾深海,别看小,却色泽艳丽,已经达到了阿卡级别。”男老板称。

“千年珊瑚万年红”,因色泽喜人、质地莹润,继翡翠、和田玉之后,近几年珊瑚这一以往相对冷门的品类正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收藏。然而,追捧的背后却是一场迫在眉睫的危机,根据《2015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我国珊瑚礁生态系统均呈亚健康状态:近5年,珊瑚礁生态系统呈现较为明显的退化趋势,造礁珊瑚盖度维持在较低水平并不断下降,由2011年的20.5%下降为2015年的16.8%;硬珊瑚补充量较低,5年来均低于0.5个/平方米;海南东海岸造礁珊瑚种类由2011年的52种下降为2015年的36种。

“除了全球变暖,人类活动已对珊瑚生存构成威胁。”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任傅捷说,沿海开发、污染、过度捕捞引起的环境恶化,对珊瑚礁的影响远大于气候变化,“有时一张渔网就能把近海一片珊瑚全破坏掉。”

健康海洋生态系统不足两成

正在消失的珊瑚,只是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日益脆弱的一个缩影。“随着沿海开发进程加快,受人口聚集、资源环境负荷等因素影响,海洋生态系统面临的压力显著增加。监测表明,部分区域海洋生态系统因得不到有效保护,有生态功能退化和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趋势。”国家海洋局有关负责人指出。

现实的确不容乐观。位于广东省惠州市东南部的考洲洋,是红海湾向稔平半岛内延伸的一个溺谷湾,也曾是惠州最主要的红树林分布地区。今年50岁的惠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王正印记得,刚刚参加工作时,考洲洋的红树林郁郁葱葱,连成一片,煞是好看。但好景不长,因水产养殖总量过大、布局不合理,考洲洋变成了一潭死水,沿岸天然红树林面积亦随之锐减至不足500亩。

同红树林一起减少的还有生物多样性。被誉为“海洋卫士”的红树林具有防风消浪、保护堤岸、净化环境等多种功能,是水禽重要的栖息地,也是鱼虾蟹贝类生长繁殖的场所。王正印告诉记者,随着红树林植株死亡,由其“庇护”的浮游生物等大量减少。

痛定思痛,育苗、栽种红树林,如今的考洲洋正一点点恢复昔日活力。不过在广西,红树林为经济发展建设让步的情况仍有发生。

中央第六环境保护督察组发现,2015年6月份,为建设钦州滨海新城,广西将茅尾海自治区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29%的面积调出保护范围,实际调减面积1413公顷。根据钦州滨海新城、北海铁山港东港区和龙港新区的建设规划,还将占用茅尾海和铁山港区域约595公顷原生态红树林。

遭遇厄运的不止红树林。《2015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实施监测的河口、海湾、滩涂湿地、珊瑚礁、红树林和海草床等海洋生态系统中,处于健康、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的海洋生态系统分别占14%、76%和10%。

全面建立海洋生态红线制度

面对有些尴尬的现实,一场蓝色保卫战已悄悄打响。

48岁的曹庆梅,2013年从曲阜一家煤矿退休后,在山东威海购置了一套房子安了家,成为威海南海新区海岸线变迁的见证者。在她的印象中,彼时的南海新区海岸边到处是滩涂和虾池,有时游客开车到十多公里外的高速公路出口,还能闻见海上飘来的一阵阵腥臭。

如今,拆除网箱、回填优质细沙,昔日的“海上垃圾场”已变身金色沙滩。“现在,再踏上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就不舍得离开了。”曹庆梅感慨。

从毁坏到恢复,几经变迁的南海新区折射了我国海洋生态的基本轨迹。“海洋生态环境是沿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底线,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要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表示。

全面建立海洋生态红线制度,在沿海11个省(区、市)完成海洋红线划定工作,将全国30%以上的管理海域和35%以上的大陆岸线纳入红线管控范围;着眼控制近岸海域污染,牵头开展近岸海域水质状况考核,在渤海湾、胶州湾、厦门湾、大鹏湾等海域继续开展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试点;印发加强滨海湿地保护管理的指导意见,新建16处海洋特别保护区和国家海洋公园,推进“蓝色海湾”“南红北柳”“生态岛礁”工程;实施生态管海,转变用海管理模式,将生态用海作为用海项目建设方案的重要内容;同时,对不能满足自然岸线保有率的区域,一律不批准用海项目,严格控制用海规模……2016年,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大踏步向前,“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物丰”的目标正一点点实现。

“不过,当前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整体形势不容乐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仍面临着保障发展、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王宏说,2017年,海洋局将以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编制“全国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研究统筹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生态保护规划等海洋空间规划的可行方法和实现“多规合一”有效途径,制定差别化的海洋生态环境准入政策。同时,实施全国海洋生态红线“一张图”管理,对沿海地区海洋生态红线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确保海洋生态红线区面积不减少、生态不恶化;加大渤海环境保护力度,统筹推进“蓝色海湾”“南红北柳”“生态岛礁”三大生态修复工程,新选划一批海洋保护区和海洋公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