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百姓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1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兴趣班别太“任性”
廉 丹

自从有了女儿,和有孩子的朋友聊天的话题,就离不开孩子们上的兴趣班了。“你家孩子现在上的都有什么兴趣班?”“孩子学英语该选哪家机构?”回首女儿妞妞出生这6年,从10个月大就开始上的早教班,到现在的英语班、舞蹈班、钢琴班,我还真是没少同兴趣班打交道,环顾周围朋友也鲜有孩子从未上过兴趣班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在转变,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子女可以获得更多元的教育资源,既能实现书本知识的长足进步,又能拥有多项技能和特长。于是,旺盛的需求催生了各种兴趣班的蓬勃发展。

一位朋友在给孩子选兴趣班的时候就大呼自己落伍了,发现在传统的英语、美术、舞蹈、棋类等项目外,还有感统协调、创意科技、逻辑思维等新兴培训项目,其中不乏有让家长和孩子怦然心动的。

另外,兴趣班市场的多元和繁荣不仅体现在科目丰富方面,服务的多样性配置也让消费者可以作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以英语班为例,有中教授课、外教授课,还有中教外教联合授课;有大班授课、小班授课,甚至专享的“一对一”授课;内容分类方面有注重听说能力培养的,有辅助学校课程的,有的甚至可以根据消费者的特殊需求设计定制课程。然而,在享受市场多元和繁荣带来便利的同时,消费者也难免遭遇种种尴尬。

价格“任性”就是常遇的尴尬之一。妞妞4岁多开始上英语班,我这个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的妈以挑剔的眼光作了一番比较和筛选后,选择了一家外教授课的品牌儿童英语培训机构。几个学期上下来,授课效果确实不错,知识性、趣味性兼顾,孩子喜欢上而且语言能力提升明显。可每到交费的时候,我就暗暗叫苦。原来这个培训机构各个课程阶段的定价是阶梯式的,越往深入学价格越贵,而且不是贵一点半点。即便是同一阶段的课程,每学期涨价已成了这个机构的惯例。每次拿到“任性”上涨的新学期交费单,不由感叹即便商品价格由市场决定,但频频上涨的价格显然已经脱离公允价格的范畴,也就难免让人质疑这些兴趣班所遵循的定价机制是否合理,相应的监管是否到位。

明明是一家艺术培训机构,却附带旅游服务项目也做。听起来匪夷所思,但这是我遭遇的真实例子。为孩子选择兴趣班,我也算是一位慎重的妈妈,会事先上网查看培训机构的口碑和资质等,但仍难免有让人大跌眼镜的时候。妞妞学舞蹈的机构是一位舞蹈专业人士开办,在儿童舞蹈培训圈内也算小有名气,而且成立多年。一年多学下来,对老师的专业度、课程设置都还算满意。但令人不解的是,每隔一段时间该机构都会推出以到国外交流演出为名,变相让家长和孩子付费出境游的项目。面对纠纷解决方式不明、各种权利义务约定含糊的附带旅游项目,我从来不敢参加,而且坚定地质疑这已经超出了这家机构的营业范围。产品形式不断创新,出现综合服务项目是市场更成熟的应有之义,但这些都不应该是任性而为,而应当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有序市场行为。

上兴趣班遭遇“先热后冷”也是比较常见的乱象之一。为了招揽生源,很多兴趣班先期表现十分热情,又是安排免费试听、又是附送大礼包,对师资、课时等作出各种诱人承诺,但收完钱之后却又“冷面”示人。邻居一位学钢琴孩子的妈妈最近接连抱怨,钢琴培训班的老师频繁换人,而且之前说好的孩子如有请假随时安排补课也没有兑现,找机构负责人反映竟敷衍无果。对于如此“先热后冷”,从培训机构角度来说,信守服务承诺、保证品质才是能够持续的经营之道;对消费者而言,要尽量选择信誉好、有资质的品牌培训机构,并要和培训机构“有言在先”签好相关培训协议,尽量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呼吁各相关机构对快速发展的培训市场要加强并细化监管,对新出现的培训服务及时跟进市场准入标准和约束机制,为消费者扫除“灰色”地带,让兴趣班无法“任性”。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