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着力于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努力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主动承担国际责任,中国的行动和贡献给世界带来新的机遇——
即将过去的2016年,全球经济治理格局在新起点上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
这一年,世界经济低迷不振,深度盘整的态势未变;这一年,英国脱欧让人猝不及防、逆全球化暗流涌动。瞬息万变的形势中闪现着各种乱象,纷乱的局面里却暗藏着发展的机遇。
这一年,中国着力于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努力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主动承担国际责任,中国的行动和贡献凸显着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担当。
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亟待变革
曾经在世纪之交展现辉煌的世界经济,在经过新世纪头个10年之后却再也未能重现快速增长。那些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留下的“暗疾”逐渐浮现,进而成为阻碍世界经济复苏的种种“梗阻”:增长动力不足、贸易纷争四起、宏观协调不一、发展失衡加剧……各种形式的“黑天鹅”事件在2016年层出不穷,逆全球化的声调四起。
世界经济面对诸多问题的根源,在于增长动力不足引起的增速下调。2016年,世界各大机构纷纷调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普遍认为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将在2.9%以下。这将是继2015年全球增长2.4%之后,全球连续第二年增速低于3%。尽管各主要经济体都采取了经济扩张性政策,实行货币宽松、加大财政刺激,但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始终未能解决,同时还带来了债务高企、结构失衡和产能过剩等问题。
近年来,全球经济治理改革进展却并不顺利。随着危机的逐渐消退和发达经济体经济形势的趋稳,在一些重大议题上,各国宏观政策不协调、不同步的现象频繁出现,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并没得到有效解决。全球贸易下滑以及金融秩序的紊乱无序,使全球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倒退风险。
治理的停滞也引发了诸多问题,较为突出的是保护主义情绪抬头。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历来是各国各地区的重要承诺。然而,从去年10月中旬到今年5月中旬的7个月中,仅G20成员平均每月新采取的贸易限制措施就多达21项,这是2009年以来月均最高的数量。此外,经济失衡引发系列发展问题。地缘政治冲突、大国插手热点地区和热点问题、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愈演愈烈。不仅造成全球政治、地区形势的动荡,也成为全球经济脆弱性增强的重要诱因。
这些问题相互纠缠、互为因果,随着时代发展,现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不适应的地方越来越多,国际社会对变革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
主动承担国际责任积极参与治理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积极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对外开放也出现一些新的特点。这不断推动着中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给世界带来新的机遇。
中国多年来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目前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在对外开放的进程之中,新的特点正在不断浮现。
不久前,商务部副部长房爱卿在一次发言中指出,我国对外开放在新时期出现了三大转变:首先,由碎片化开放转变成制度性开放。当前,我国正在通过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等各种试点试验,以系统性的制度开放促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通过这些改革创新既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制度开放红利,又为全球国际经贸合作新规则贡献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其次,由以制造业为主的开放向服务业为主的开放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快推动制造业开放,到2010年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此后,我国服务业利用外资规模和权重不断提升。2015年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占同期全国总量的61.1%,约为制造业的2倍。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积极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放开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并通过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进一步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
此外,由被动开放向主动开放转变。在我国完成入世承诺之前,我国开放进程始终伴随着国际“倒逼”现象,外在压力不断转化为进一步开放的动力。尽管目前我国已建设成为全球最为开放的市场之一,但对外开放步伐仍没有停滞,自由贸易试验区就是我国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典型举措。
在这些新特点、新形势下,中国要想更好地抓住发展机遇,克服前进中的各种障碍,需要更加坚定地坚持“以开放谋共赢、以融合促繁荣”的发展思路,以新的开放理念引领发展,用新的视野和眼光促进合作,全方位提升开放水平、深层次推动改革发展和多领域促进互利共赢,也推动着中国更加主动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引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
无论是内部发展的需要,还是外部变革的呼唤,中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是多方期待的结果。一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高度重视,主动谋划。中央政治局在不到一年时间两次围绕全球治理举行集体学习,提出要抓住机遇、顺势而为,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勇于担当,这正是中国今年引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的主题词。
一年来,中国成功主办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在世界经济、全球治理、二十国集团机制发展的关键时刻,中国作为本届峰会东道主,推动各方把创新和结构性改革作为开创世界发展新格局的主线,引领了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的前进方向。面对制约世界经济增长的根源性问题,中国开出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中国药方”,为推进全球增长注入强劲动力。峰会首次把创新作为核心成果,首次把发展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协调的突出位置,首次形成全球多边投资规则框架,首次发布气候变化问题主席声明,首次把绿色金融列入二十国集团议程。峰会达成的29项重要成果,在G20进程中留下深刻中国印记。
一年来,中国高举全球化大旗,强调反对一切形式的保护主义。在亚太经合组织利马会议上,中国直面“逆全球化”、保护主义、区域合作碎片化等重大问题,呼吁用行动表明亚太对经济全球化决心不变、信心不减,同时引领经济全球化进程向更加包容普惠的方向发展;呼吁各方把共识转化为行动,早日建成亚太自贸区,促进经济一体化,促进互联互通,促进改革创新,促进合作共赢。在中方引领推动下,利马会议专门通过了《亚太自贸区利马宣言》,确立了推进亚太自贸区的指导原则、重点领域、评估机制和基本框架,不仅保持了亚太自贸区建设势头,更为这一进程注入了新的动力。
一年来,中国高度重视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问题的立场毫不动摇。中国出席《巴黎协定》高级别签署仪式,将中国的引领态势从巴黎延伸到纽约联合国总部。中美元首在杭州峰会期间共同交存《巴黎协定》批准书,彰显了大国担当。中国在联大主持召开可持续发展主题座谈会,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首次提出应走出一条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环境优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对世界各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起到了引领作用。
一年来,中国还不断深化上海合作组织合作,加强亚信、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等机制建设,整合地区自由贸易谈判架构。不断加大对网络、极地、深海、外空等新兴领域规则制定的参与,不断加大对教育交流、文明对话、生态建设等领域的合作机制和项目支持力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抓住机遇、主动作为,在推动改革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不公正不合理安排的进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3年来,进展和成果超出国内外各方预期。截至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意愿,已同大约50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政府间合作协议,同20多个国家开展机制化的国际产能合作,“一带一路”建设正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当前,中国贯彻落实开放发展理念,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等各项工作正迎来全新局面。这更需要我们进一步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在扩大开放中同世界各国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新格局,不断为全球经济治理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