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在带来便捷金融服务的同时,也潜藏了个人信息泄露、资金被盗等风险,消费者权益如何保护就显得格外重要。数字普惠金融对技术创新、风控手段都有着很高的要求。此外,制度保障和金融知识普及,也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必要手段
技术机制协同发力
“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让数字普惠金融成为可能,但不能盲目乐观。”乐视金融CEO王永利认为,数字普惠金融对技术创新、风控手段都有着很高的要求。
在消费者结算时,有很多支付场景非常简单,就拿“云闪付”来说,在付款时只需拿手机在“闪付”POS机上一晃,就完成了支付过程。如此简单的流程,如何保护账户安全?
据业内人士透露,“云闪付”有动态密钥、云端验证等多重防线,支付时,需要得到银行或银联系统的安全认证;在智能手机内部,也有专门的安全单元,用来存储密钥等支付安全信息,具有难以篡改、难以复制的特征,比肩银行芯片卡的安全级别;假使真的出现资金被盗,金融机构也有相应的赔付措施。
除了技术的保障,监管部门也在积极构建长效机制,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据了解,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在2014年4月,就建立了贵州省12363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咨询投诉电话呼叫中心,并在全省市州县各级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公示。截至2016年6月末,全省人民银行系统共受理金融消费者有效咨询2751件、有效投诉357件,其中通过12363电话进行的有效咨询共1949件、有效投诉共177件。
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有不少案例值得借鉴。上海市某三甲医院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2015年,医院为了优化患者就医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想寻找一套能够覆盖包括挂号、就诊、支付全流程的数字解决方案。“陆续有很多相关机构主动找上门来谈合作,但是病人数据非常敏感。医院在选择中慎之又慎。”上述负责人说,后来医院选择了中国银联的医疗支付解决方案。“我们最看中的,就是银联的安全性,不仅是支付的安全,还有对患者信息的保护。”他说。
“还应当加快网络诚信体系建设。”金运通网络支付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巍成建议,通过建立全网统一的征信平台,认真研究制定各类侵犯网络隐私行为的标准,建立“黑名单”制度。此外,进一步完善信用信息公开共享机制,减少市场主体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不完整状况。
强化客户身份识别
客户身份的识别,是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起点,也是《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中明确的重点发展方向。有调查显示,全球或有超过10亿人因无法认证身份而在经济活动中被边缘化。因此,获取真实的身份数据,对于实现数字普惠金融至关重要。
目前,客户身份识别的主要方式都有哪些?王巍成告诉《经济日报》记者,目前计算机和互联网平台中常用的身份认证技术主要包括用户名/密码方式、动态口令、USB Key认证以及生物特征认证等。
“这些方法在便利性和安全性方面各有侧重。比如用户名/密码方式虽然简单,但是静态数据容易被木马程序或网络监听设备截获;USB Key认证虽然很好地解决了安全问题,但是日常不容易随身携带。”他说。
《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也鼓励开发和推进例如数字生物身份识别等身份验证方式,以及安全可靠的数字签名系统。
未来,客户身份的识别可能会在生物认证方面有所突破。“生物认证主要基于身体特征和行为特征两类,前者包括指纹、视网膜、DNA等;后者则包括签名、语音等。从理论上说,生物特征认证是最可靠的身份认证方式,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生物特征,因此几乎不可能被仿冒。”王巍成表示。
加快金融知识普及
金融知识的普及,是数字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实中金融服务的受众,有相当一部分是缺乏金融知识的群体,他们有金融服务需求,但是缺乏对风险、收益的基本认识。因此,让消费者能够主动识别风险,选择适合自己承受能力的金融服务意义重大。
各地金融机构也在推进这方面的工作。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行长金鹏辉说,近年来,分行党委从践行群众路线、服务百姓民生的高度,把积极推进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作为新时期基层央行改进金融服务新的切入点,不断健全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机制。
一些边远地区的金融监管部门也积极行动,为打通金融消费维权和金融知识普及的“最后一公里”而努力。今年4月份,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组织全省人民银行系统各级分支机构,以农村贫困户为重点,开展“蒲公英”金融志愿服务对村帮扶行动。目前,“蒲公英”金融夜校、金融课堂、金融广播、微电影等已经成为品牌。
通过知识普及,提高消费者自身的隐私保护意识同样重要。“消费者也要从细节做起,提高警惕,注意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消费、信贷等场景中个人信息的保护。一旦发生个人隐私被侵犯的情况,应保留证据,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王巍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