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的冠军争夺赛上演。经过激烈角逐,西北工业大学“翱翔系列微小卫星”项目夺冠,南京大学“Insta360全景相机”项目获亚军,北京大学“ofo共享单车”和山东大学“越疆DOBOT桌面机械臂”项目并列第三。通过争夺赛的路演,参赛队伍的特色得到了更加全面的展示。
翱翔系列微小卫星——
卫星也可“私人定制”
今年6月25日,西北工业大学团队研发的第一颗微小卫星“翱翔之星”,作为世界上首颗12U立方星,搭载“长征七号”新型运载火箭成功升空。
立方星是一种采用国际通用标准的低成本微小卫星,作为对高成本商业卫星的替代,目前以立方星为代表的低成本商业航天正成为世界航天市场的创新创业热点。
据介绍,该团队已经面向社会开放卫星定制服务,比如通信定制、地图定制、空间实验定制等。“将精密卫星技术融入在大小不足立方的微型卫星中,我们简化了人们关于高科技的复杂想象,并以完整的‘全包’服务流程作为自己的亮点。”翱翔系列小卫星团队CEO杨中光说。
评委朱波指出,微小卫星的商业前景巨大,但目前地面站只有一个,离商业化可能还很远。但翱翔系列小卫星团队坚信,未来,卫星将不再是国家和大企业的专属,它可以属于每一个人。
Insta360全景相机——
给人们带来全空间视角
“表达另一种生活方式”是全景相机想给用户带来的体验。
海外销售占比68%,每个月售出两万多台,每月2000多万元的营销收入,这些数据都能证明Insta360团队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目前全景相机的技术还不够成熟,比如,实现拍摄要用两个鱼眼镜头,可最薄的鱼眼镜头厚度也达到了23mm。但全景相机的市场增长空间很大,长线来看很有可能完善现有技术,在手机中实现模块化。
“乔布斯很有魄力,所以他在很多大场面都穿黑上衣牛仔裤,你选择短袖短裤上场,是觉得自己会比乔布斯更IT吗?”评委郭羽的提问逗乐了场下观众。南京大学“Insta360全景相机”项目创始人刘靖康是一名90后“技客”创业者,他淡定地回答,这就是自己的工作状态。
ofo共享单车——
做短途出行领路者
用一段饱含诗意的自白代替路演,ofo团队吸引了全场观众和评委的注意。评委郭羽却说:“在做生意的时候,诗歌是诗歌,实业是实业。”
项目创始人戴威说,最艰难的时候,公司账上只有400元钱,当时读研一的他在找工作和创业之间,依然选择了坚持创业,最终走到了今天。
当然,这也不是一个空有情怀缺乏实力的团队。北京大学“ofo共享单车”项目目前每天服务50万用户,在华中科技大学校园内就有不少他们的小黄车。
“用户乱停乱放或者被城管收了怎么办,ofo团队以后会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对于目前车辆管理出现的问题,“小黄车”团队表示他们对此也很无奈,但相信为自行车争取更多路权的方向是正确的。
针对实现单车高校共享之后与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的竞争,“小黄车”团队表示,他们已经在北京和上海进行试点,并且对高校外地区进行了相应改进。“我们的目标是让全球提起短途出行,就想到ofo。”戴威说。
越疆DOBOT机械臂——
记忆力强大的“麒麟臂”
“机械手臂是否会因缺乏智能性,成为没有脑子的工具?”对于质疑,山东大学越疆团队展示了他们为机械臂设计的“双眼”:能达到双目视觉的视觉反馈系统。
以他们与阿迪达斯的合作为例,只要生产一双鞋,机械臂就能辨识出鞋的参数,并且进行记忆,从而实现自动生产。这只手臂不仅有双眼,还有一个记忆力强大的大脑。
不过在专家看来,“摊大饼”式的市场定位是这个项目发展中的弊病:工业生产和生活的各领域都是机械手臂的目标市场,金饰、运动服饰和鸡尾酒调酒等都是他们的合作项目。
“不要什么都想做,要有一个精准的市场定位。”这是评委朱波给出的建议:关于技术,团队实力毋庸置疑,但关于项目发展,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