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董碧娟
集聚了全国30%以上科研人员、41%企业研发经费的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活力如何?10月15日,在北京双创周上发布的《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6)》给出了解答。
这份由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与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联合编写的权威报告,通过监测创新资源集聚、创新创业环境、创新活动绩效、创新的国际化以及创新驱动发展等五大分项指数,客观呈现了国家高新区整体创新能力。
科技部火炬中心党委书记翟立新介绍说,此次评价对象选择截至2015年底全部147家国家高新区,最新数据为2015年度数据。根据报告,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指数整体保持增长态势。在五大分项指数中,创新创业环境指数提升幅度最大,指数同比增长率达33.4%,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持续优化。具体表现为,创投机构2015年对企业的风险投资总额增长近一倍;各类创新服务机构数量持续增长,147家国家高新区拥有众创空间1074家。
在147家国家高新区中,属于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的企业和从业人员,占高新区企业总数和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均在40%以上,其他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占国家高新区总体的比重均在30%左右,其中出口创汇占比高达61.4%。
“创新创业环境的加速优化,推动国家高新区的产业示范带动作用持续增强。”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会武告诉《经济日报》记者,这次报告呈现的一个新亮点就是,国家高新区高技术服务业在创造新的工作岗位、扩大就业方面贡献很大,尤其是对经济效益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
数据显示,2015年147家国家高新区的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数量约为高技术制造业的两倍;高技术服务业企业从业人员数增长率和上缴税额增长率分别为高技术制造业的3.2倍和5.2倍;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的整体利润率高出高技术制造业3.9个百分点。
当前,我国高新区跟美国硅谷地区相比,水平究竟如何?报告对这一大众关心的问题也作了相关统计:2015年,147家国家高新区的每万名从业人员授权专利是硅谷每万名居住人口授权专利的1.9倍。以西安、中关村、深圳等为代表的国家高新区从业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均较硅谷地区高1.0个百分点以上。刘会武说,2015年,国家高新区劳动生产率为30.3万元/人,是我国全员劳动生产率的3.9倍,但与硅谷相比仍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