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诚意,少点虚浮,可能就是“小戏骨”给我们最好的启发
长假刚过,朋友圈里一波又一波人向我推荐小戏骨版《白蛇传》,说是一帮小朋友戏仿的1992年赵雅芝领衔主演的《新白娘子传奇》。我的内心是拒绝的——且不说历来就不喜跟风,单说如今屏幕上那些毫无演技可言的小鲜肉,不都是身边同一拨粉丝热捧起来的吗?当我勉强点开这版“小白蛇”,觑了三秒就打算放弃:主演居然全是10岁左右的小孩!贴着胡须扮大人,不就是一个豪华版的“过家家”?
直到主题曲《千年等一回》这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旋律悠然响起,扑面而来的怀旧感把正准备起身离开的我一下按回到座位上,结果这一坐,就坐到了88分钟后的“全剧终”。我以为回味的是记忆中的情怀,结果却收获了另一种不太一样的感动。
青城山下白素贞化身为人、再与许仙西湖邂逅,在全外景拍摄中自有一种楚楚动人的清新气质;之后白蛇帮助许仙开药堂,被人端午陷害显出原型,再到后来经典的水漫金山、雷峰塔下夫妇别离……一字一句一幕幕,所有的故事情节无不烂熟于心——这源于童年的傍晚,我痴痴地捧着碗筷不知看了多少遍的《新白娘子传奇》。
论起这部剧当年街知巷闻的火爆程度,我们那时的小孩有几个没有把家里的蚊帐披在头上扮演白娘子的?想不到如今这帮孩子完美地诠释了我们当年的幻想,还更上一层楼地进行了动人的演绎。那一唱三叹的情感推进,配合着一举手一投足的童稚可爱,暗合我们这帮“老观众”的情绪节拍和审美期待:对、对,许仙白蛇初邂逅,就该有这么点娇羞的意思!诶,当年老艄公和小青的对唱就是这个调调啊……最难能可贵的是,引发剧情高潮的几场情感大戏,小演员们居然被导演调教得情绪饱满,从骤然分离的心碎神伤升华到20年后苦盼不得的沧海桑田,看得豆瓣微博上一大波“80后”“90后”的“老叔叔老阿姨们”集体泪奔。我不由感叹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现在的“00后”了不得啊!
随着公共传媒的不断发酵,该版《白蛇传》首次亮相湖南电视剧频道后,就迅速超越国庆档一众大片,俨然已成为朋友圈口口相传的爆款。网上最热门的评论很能说明问题:请那些动辄千万片酬的小鲜肉、小花明星们来看看,演戏真是还不如小学生。
据悉,“小戏骨”每部片子制作费用不超过20万元,还不到大牌明星片酬的一个零头。但整个团队多达200人,88分钟的电视剧拍摄历时三个月,小演员前期进行培训的时间还要另算——对比那些一两个月就速成几十集的热门IP电视剧,谁更用心,一目了然。
我国的影视市场存在着一种奇怪的矛盾:一方面我们不缺明星,不缺资金,不缺深受读者欢迎的原创作品,甚至连特效技术也日益比肩欧美。而站在普罗大众的立场,又常常觉得无剧可看。很多所谓的“热门剧”全靠前期各种炒作,真正一看,来来去去不过是那么几张不看演员表分不清的“整容脸”,做着僵硬的表情,说着毫无感情的台词。一部戏不好看我大不了换频道,10部戏不好看我可能就考虑关电视了。如果100部、1000部戏都是保持着这样的水准,随着千家万户电视黑屏的人越来越多,最终损害的,就是这个虚假繁荣的娱乐市场。
当然,“小戏骨”作为一档儿童真人体验栏目,推出的作品自有它的稚嫩和不足。但是我们在这群10岁左右的小演员身上,看到了一种久违了的、与老艺术家一脉相承的东西——这是一种对表演的赤诚和热爱。
多点诚意,少点虚浮,可能就是“小戏骨”给我们这个娱乐市场最好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