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扶贫开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10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挥村镇银行的金融扶贫功效
中国银行董事长 田国立

当前,扶贫工作已经进入攻克最后堡垒的决胜阶段。广大县域及农村地区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金融服务的薄弱地区。村镇银行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行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在改善县域金融服务,补齐农村经济短板过程中发挥了较好作用。

中国银行按照批量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式发起设立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目前已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村镇银行集团,法人机构达到82家,地区分布以中西部金融服务空白或薄弱县域为主,其中国定贫困县占比33%。面对扶贫攻坚新的历史使命,中国银行将把村镇银行作为金融扶贫的排头兵,充分发挥其扶贫功效,创新探索大型银行践行金融扶贫之路。

一、村镇银行的扶贫优势

发展村镇银行是我国县域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村镇银行拥有独立法人地位,具备管理半径小、决策路径短、服务效率高等特点,能够将金融资源有效精准地配置到“三农”和小微企业等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更好地满足弱势群体差异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需求。经过十年发展,村镇银行已成为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履行金融扶贫使命的生力军。

一是促进形成多元化农村金融供给体系。截至2016年6月末,全国共组建村镇银行1412家,覆盖全国31个省份的1256个县(市、旗),县域覆盖面67.2%。二是显著增加农村地区信贷资金投放。村镇银行吸收的资金全部用于所在县域,全国村镇银行资产规模突破1万亿元,累计发放贷款突破3万亿元,存贷比超过80%。三是增强“三农”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力度。截至今年6月末,村镇银行农户与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933亿元和3066亿元,合计占比达到92.7%,信贷投放“小额、分散”特点明显,户均贷款余额仅为45万元。

实践证明,我国村镇银行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在培育多元化、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合理配置农村金融资源,扭转农村资金“虹吸”效应,服务县域实体经济和助推脱贫攻坚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村镇银行参与扶贫工作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统筹协调社会效益与商业效益的关系。扶贫工作的关键是要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通过提高其生产能力实现脱贫、致富、不返贫,而不是提供便宜和低端的服务,更不是简单做慈善和救济。因此,村镇银行在参与扶贫过程中,应树立“造血式”扶贫的理念,创新可持续发展的扶贫模式,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为扶贫对象提供及时方便、高质量、有尊严的金融服务,实现社会效益和商业效益的有机统一。

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在实践中坚持不搞“运动式”扶贫、“突击式”扶贫,不鼓励采用“一次性输血”方式参与金融扶贫项目,强调在支持“造血”功能的基础上为客户脱贫致富提供贷款支持,以确保对资产质量的控制,实现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统筹协调重点人群与普惠人群的关系。当前,脱贫攻坚的重点对象是建档立卡的5000万贫困人口。针对这一脱贫攻坚中亟待解决的“短板”,村镇银行应精确聚焦、精准滴灌,将贷款额度优先用于满足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融资需求,并根据各地、各类型贫困人口的不同情况,为他们量身打造产品和服务,不断简化业务流程、延伸服务半径,增强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提高金融扶贫效率。

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之外,还存在着刚刚完成脱贫摘帽的人群,以及小微企业、“三农”客户等收入波动性大、抗风险能力较弱的特殊群体,他们既是巩固扶贫成果过程中不能忽视的对象,也是普惠金融的目标群体。村镇银行必须坚持“扎根县域、支农支小”的战略定位,充分利用“本乡本土”和“地缘人缘”优势,让金融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普通民众。

统筹协调当前任务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参与脱贫攻坚是银行业在新的历史时期担当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当前,社会各界为脱贫攻坚投入了很多资源,从村镇银行发展角度来看,扶贫工作既是政治任务,也是自身发展壮大的历史性机遇,应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全力参与扶贫工作,在贯彻国家扶贫战略的同时,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

同时,金融扶贫在短期来看体现在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上,但从长期影响看,也是进一步丰富和升华村镇银行企业文化的机会。村镇银行应以金融扶贫为契机,让广大员工充分认识工作的崇高使命感和责任感,用优秀企业文化引领业务发展,确保方向不偏,行稳致远。

三、运用新思维开展金融扶贫工作

科技引领,创新扶贫。村镇银行应主动顺应形势,把握金融服务本质,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在扶贫工作中提供“洋服务”。一是要积极运用新型技术手段,通过移动开卡、自动存取款机等方式,延伸服务半径,让客户更便捷地享受到账户开立、小额存取款等基础性金融服务;二是积极推广手机银行、网络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增强以“支付”为核心的金融服务能力,推进传统金融业务与互联网技术融合;三是因地制宜,找准金融支持的切入点,创新金融产品,结合地方经济特色实行差异化经营。

数据驱动,精准扶贫。在农村地区发展小额信贷,最大挑战就是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高成本、高风险。精准扶贫更需要对目标市场和客户具有准确、全面的了解。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成熟,应用场景日益丰富,村镇银行应该抓住这一难得机遇,打造数据驱动的商业模式,进行精准扶贫、精准营销。例如,通过大数据锁定辖内建档立卡贫困户,支持带动贫困户就业的企业、种养殖大户、合作社及其上下游客户,通过倾斜支持这些客户,有效辐射该地区的其他普惠金融客户群体,形成点、线、面三个维度的组合,以点带线、以线成面,既精准发力,又能扩大金融扶贫工作的覆盖面。

整合资源,借力扶贫。做好扶贫工作需要政府、银行及企业各方携手。村镇银行在扶贫工作中应扮演好整合资源的“导演”角色,引导创建政府、银行、企业及贫困户等多方参与的开发扶贫模式。例如,针对某贫困地区的一个主打产业,村镇银行为贫困户发放扶贫贷款,并引导贫困户将贷款资金汇聚到企业、合作社、产业大户等组织,同时政府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成立担保基金,政府、银行、贫困户及实际用款企业四方合作,确保贫困户以资金分红、双选务工等多种形式获得稳定收入,银行信贷资金也有了还款保障。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